西厢记②

西厢记 : 中国元代杂剧剧本。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著,共5本21折(有说第5本为关汉卿作)。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吴晓铃校注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季思新版校注本。它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又称《会真记》)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宋、金时期有关崔、张故事的说唱文学和艺术成就,加工、创造而成。此剧描写青年张生与崔莺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终结眷属的故事。充分表达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以门第财产取人、体现家长意志的联姻方式,歌颂以才与貌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自由恋爱的真挚爱情,提出爱情高于功名的思想,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典型人物塑造细腻入微,文词优美生动,在戏曲文学上影响极为深远。《西厢记》现传明清刻本不下百种,其中以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弘治十一年(1498)刻本为最早。清初金圣叹评点本(世传《第六才子书》)流传较广。明清以来,戏曲、曲艺对《西厢记》的改编演出甚多。新中国成立后,各剧种均有改编本上演。

为您推荐

明代文②

明代文 : 指明代时期的散文。明代散文虽远逊于唐宋时期的八大家,但取材广泛,尤其受小说、寓言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形成了一些特点。明初作家多数都亲身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变动,作品内容较为充实。刘基的《卖柑者言》通..

荆钗记②

荆钗记 : 南戏四大剧本之一。相传为元代人柯丹邱所作。到明代初又有朱权的昆山腔传奇改本。作品描写的是宋朝熙宁年间,温州才子王十朋和钱玉莲订婚约,以荆钗为聘礼,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为求功名,王十朋进京赶考,得中状..

琵琶记②

琵琶记 : 元末明初南戏剧本。高明诚作。此剧本是根据最早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改编的。原作写蔡伯喈考取状元后背亲弃妻,入赘相府,后被暴雷击毙。此剧本将蔡写成全忠全孝人物。剧意为:蔡婚后,被父亲逼迫入京..

全元散曲②

传奇戏曲②

传奇戏曲 : 明代盛行的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北杂剧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含义数变。唐代把文言小说称为传奇,宋代把南戏、说书一类曲本称为传奇,元代把院本、..

八股文②

八股文 : 明、清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又称“制义”、“时文”、“八比文”。一说这种文体起自宋代王安石所定的经义取士制度,一说是仿照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帖经”而来。八股文每篇由8篇组成,即:破题(用两句话说..

演义②

演义 : 古代长篇小说体裁之一,源于宋代讲史话本。是以历史人物事件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多依据史传敷演成文,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来讲述历史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模糊,到元、明之际,罗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