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戏曲 : 明代盛行的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北杂剧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含义数变。唐代把文言小说称为传奇,宋代把南戏、说书一类曲本称为传奇,元代把院本、杂剧称为传奇,到了明代,传奇则是戏曲的通称,明代以后,传奇则专用于称采用南曲的长篇戏曲。
南戏在宋元时是指用南曲演唱的戏剧形式,最早流传于浙东温州一带,称为永嘉杂剧。南曲戏文是和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北方杂剧是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以一宫调一套曲子为一折,通常每本杂剧规定为四折,角色有末、旦、净等,每一剧由正末或正旦一人唱到底,正末唱的叫末本,正旦唱的叫旦本。明代传奇与宋元南戏大致相同,但更加成熟、丰富、细致和规范化。传奇的特点是不限出数,一般都是三五十出的长篇,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等,一出戏可由多种角色同时出场。明代传奇剧本开端通常有“家门”,即第一出,由副末上场,用一至二曲道明作剧的宗旨与剧情大意。在声腔上,明代传奇分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昆山腔影响最大。昆山腔盛行苏州、昆山一带,后经魏良辅的改革,昆山腔更加优美动听,既保持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吸收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使昆山腔在诸腔中占独特优势,今存传奇剧本中多以昆山腔剧本为主。
嘉靖年间产生了《宝剑记》(李开先)、《鸣凤记》(王世贞)、《浣纱记》(梁辰鱼)三部重要传奇。明代传奇作者中影响最大的是汤显祖,他著有《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因四剧都有梦的情节,因合称为“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明代著名的传奇,还有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孙钟龄的《东郭记》、张四维的《双烈记》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