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散曲②

全元散曲 : 元代散曲总集。今人隋树森编辑。隋树森,1906年生,1932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做过教师、编译、编辑工作。《全元散曲》辑入自金代元好问至元末明初汤式、谷子敬等人的散曲213家,总共小令3800余首,套曲450余套。还辑录了元代作者的散曲残句断语等。编排为上下两册,其顺序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并对每一作家附有小传。除对各曲在其末尾注明出处外,还附有较详细的校勘记。此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散曲创作概况,对研究元代散曲有重要参考价值。《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1981年再版。

为您推荐

元后期散曲的特色

元后期散曲的特色 : 元后期散曲的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作者多是南方人,或者移居南方的北方人。这一时期的散曲创作有明显变化。元朝立国已经几十年,建国之初那种比较强烈的敌对情绪有些减弱,所以散..

散曲的语系

散曲的语系 : 元代散曲,是以北曲为主体的,虽然在元代后期,南曲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已经深受北曲的影响,所以,元代散曲的特点,是以北曲为主的。 中国的语言很复杂,不仅有古今之分、文言白话之分、..

元前期散曲的特色

元前期散曲的特色 : 元前期散曲的创作中心在北方,作家也多是北方人。 元朝的历史是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开始的。但是,在此之前的1206年,也就是南宋宁宗开禧二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大蒙古国..

散曲的结构

元散曲的分期

元散曲的分期 : 元散曲的分期,有二期说、三期说、四期说几种。现在比较多的说法,是二期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根据元钟嗣成《录鬼簿》中所记“前辈公卿大夫”,即他写此书时已经去世、他不..

散曲的产生

散曲的产生 :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但是,普通老百姓喜欢的,或者换句话说,他们能够听懂的,不是那些古、近体的诗歌,而是《竹枝》《柳枝》《渔歌》《采莲》《采菱》《插田歌》,是踏摇娘、参军戏、拔头、..

散曲的对仗

散曲的对仗 : 诗和词都有对仗,比如律诗,要求颔联(二联)和颈联(三联)必须对仗。有些词牌也规定其中一些地方要对仗,比如《浣溪沙》,下阕第一二句要对仗。 曲也有对仗。周德清《中原音韵》说“逢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