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诗得郑獬助

王安石作诗得郑獬助 : 宋仁宗有一次宴请群臣,出示自己所作之诗,群臣依次作诗以和。轮到王安石时,天已将晚。王安石诗中须用“披香殿”三字,他想不出应该用什么词来与之相对,郑獬便在一旁提醒他用“太液池”以对“披香殿”。次日人们争相传说王安石之句,不过是窃取柳永之词句而已。王安石对郑颇为不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引《西清诗语》:“仁庙嘉祐中,开赏花钓鱼宴,介甫以知制诰预末座,帝出诗示群臣,次第属和,末至介甫,日将夕矣,亟欲奏御,得披香殿字,未有对。时郑毅夫獬接席,顾介甫曰:‘宜对太液池。’故其诗有云:‘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翌日都下盛传王舍人窃柳词曰:‘太液波翻,披香帘卷。’介甫颇衔之。”

为您推荐

王安石自毁论兵文

王安石自毁论兵文 : 一次,刘攽在王安石的书房看到一篇王安石所写的论兵文稿,因有过目不忘的记性,故默记于心。后来,王安石向刘攽询问近作,刘攽回答作兵论一篇,并把王安石文中的见解作为自己的意思告诉他。王安石不知..

王安石门生势利反复

王安石门生势利反复 : 王安石执政时,儒生以成为其门生为荣。王安石曾进《三经新义》、《字解》,以作为儒生习经之准则,一时儒生纷纷学新经。王安石失势后,儒生又纷纷讳称是王安石的门生,甚至有人著书诋毁王安石的经学..

王安石喜改苏文一字

王安石喜改苏文一字 : 王安石住在钟山时,有人从黄州(今属湖北)带来苏轼的新作《成都胜相院经藏记》,王安石急不可待地阅读后,发现其中有一字不妥,便加以修改。苏轼听说后,也认为王安石改得好。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五..

王安石拒与吕惠卿讲和

秋英不比春花落

秋英不比春花落 : 王安石有诗云:“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据说欧阳修读后,认为菊花在枝上枯萎,并不落地,故也戏作诗云:“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王安石则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为据,讥欧阳..

姚嗣宗戏弄老郎官

姚嗣宗戏弄老郎官 : 一次,高若讷召姚嗣宗用早餐,忽一老郎官至,喋喋不休地谈所作新诗,毫无离去之意。姚嗣宗无奈,故意以卑俗之语应对老郎官的诗句,老郎官愤然离去,高、姚方得进餐。文莹《湘山野录》卷中:“高副枢若讷..

苏轼引史无出处

苏轼引史无出处 : 苏轼参加省试,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引史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试官欧阳修问苏轼此事出于何处,苏轼以《三国志》孔融语为据,说明所引之事是根据文意而自设,欧阳修对苏轼的聪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