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拒与吕惠卿讲和

王安石拒与吕惠卿讲和 : 王安石推行青苗、均输等新法时,吕惠卿作为他的心腹,经常为他出谋画策。但他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渐与王安石分裂。王安石离开相位后,他自我推荐替代了王安石的相位,并竭力中伤王安石,以防止王安石被朝廷重新召用。后来他又写信要与王安石讲和,王安石复信,以委婉而辛辣的笔调指责他的忘恩负义、厚颜无耻,拒绝与他讲和。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六:“荆公初执政,用惠卿为心腹。惠卿指擿教导以济其恶。青苗助役,议出其手。仍为公画劫持上下之策,大率多用刑狱以震动天下。及公去位,荐以自代。既得志,恐公复召,欲逆闭其途。凡可以中公者,无不用。”“吕惠卿与王荆公相失。惠卿服除,荆公为宫使居钟山,吕以启讲和。”“荆公之答,或法或巽,操纵可以随意。独计吕之负反噬,丧心厚颜。为此曲笔,亦复委婉曲折若此。”

为您推荐

王安石自毁论兵文

王安石自毁论兵文 : 一次,刘攽在王安石的书房看到一篇王安石所写的论兵文稿,因有过目不忘的记性,故默记于心。后来,王安石向刘攽询问近作,刘攽回答作兵论一篇,并把王安石文中的见解作为自己的意思告诉他。王安石不知..

王安石门生势利反复

王安石门生势利反复 : 王安石执政时,儒生以成为其门生为荣。王安石曾进《三经新义》、《字解》,以作为儒生习经之准则,一时儒生纷纷学新经。王安石失势后,儒生又纷纷讳称是王安石的门生,甚至有人著书诋毁王安石的经学..

王安石喜改苏文一字

王安石喜改苏文一字 : 王安石住在钟山时,有人从黄州(今属湖北)带来苏轼的新作《成都胜相院经藏记》,王安石急不可待地阅读后,发现其中有一字不妥,便加以修改。苏轼听说后,也认为王安石改得好。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五..

秋英不比春花落

姚嗣宗戏弄老郎官

姚嗣宗戏弄老郎官 : 一次,高若讷召姚嗣宗用早餐,忽一老郎官至,喋喋不休地谈所作新诗,毫无离去之意。姚嗣宗无奈,故意以卑俗之语应对老郎官的诗句,老郎官愤然离去,高、姚方得进餐。文莹《湘山野录》卷中:“高副枢若讷..

苏轼引史无出处

苏轼引史无出处 : 苏轼参加省试,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引史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试官欧阳修问苏轼此事出于何处,苏轼以《三国志》孔融语为据,说明所引之事是根据文意而自设,欧阳修对苏轼的聪明灵..

王安石惭陈升之

王安石惭陈升之 : 陈升之罢相后,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有事出行,即前呼后拥,喝道不绝。一次他去探望王安石,大小船只浩浩荡荡,蔽江而下,而王安石仅坐一小轿在江边相迎,相形之下,陈升之不禁为自己如此炫耀威势而羞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