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 散文。作者史铁生。选自《当代艺术散文精粹》。这是一篇值得反复诵读的优美散文。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有一天无意间来到地坛,发现“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从此他几乎每天都要来到这里,摇着轮椅走遍了园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人生的难题。母亲常常偷偷跑来看他,儿子的苦难在她那里加了倍,她在痛苦与祈求中度完了她的生命。还有一个小姑娘也经常来到这里,她很漂亮,却不幸是个弱智。作家最终悟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一个人应当从生命的伤痛中解放出来,将个人的严酷命运上升到人类生命永恒的流变,就像太阳一样轮回往复:“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散文以平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

为您推荐

贾平凹的贫穷和勤奋

贾平凹的贫穷和勤奋 : 20世纪80年代初,贾平凹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抽的是一毛多钱一包的劣质烟。他在朋友家找了一块角落,找些砖头,垫上木板,铺上褥子当床。为了省钱,他只喝水不吃粮,朋友家只需在锅里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废都》之争

《废都》之争 :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影响巨大而又极富争议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在被人们称道的同时都曾因有“不健康倾向”等问题遭到批判,争议最大的当数《废都》。1993年《废都》出版,在文坛上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致橡树

致橡树 : 诗歌。作者舒婷。选自《人民文学》。诗歌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达诗人对爱之真谛的特殊理解。诗人不赞成那种依附性、奉献性的爱情观,她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

坠落的声音

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 : 诗歌。作者王家新。选自《新诗三百首》。本诗的吟咏对象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帕斯捷尔纳克。他是一位年轻而有才华的现代主义诗人,但在苏联建国后被剥夺了自由写作的权利,沉默了很长时间。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诗歌。作者海子。选自《海子诗全编》。这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诗歌以“幸福”贯穿全篇。首先以生活细节来表现日常生活的“幸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第二节写..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 散文。作者柳鸣九。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作者是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湖南长沙人。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伟大的雕刻艺术家,他的《巴尔扎克》、《思想者》等杰出艺术作品至今令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