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致橡树 : 诗歌。作者舒婷。选自《人民文学》。诗歌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达诗人对爱之真谛的特殊理解。诗人不赞成那种依附性、奉献性的爱情观,她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她宣称:“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一种双方平等,彼此独立的爱情关系:“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既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又共享“雾霭、流岚、红霓”。诗歌表现出来的独立精神、觉醒意识和浪漫抒情与“文化大革命”后青年一代的思想情绪十分投合,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婚礼上,此诗经常被作为婚姻誓词来朗诵。

为您推荐

贾平凹的贫穷和勤奋

贾平凹的贫穷和勤奋 : 20世纪80年代初,贾平凹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抽的是一毛多钱一包的劣质烟。他在朋友家找了一块角落,找些砖头,垫上木板,铺上褥子当床。为了省钱,他只喝水不吃粮,朋友家只需在锅里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废都》之争

《废都》之争 :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影响巨大而又极富争议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在被人们称道的同时都曾因有“不健康倾向”等问题遭到批判,争议最大的当数《废都》。1993年《废都》出版,在文坛上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坠落的声音

坠落的声音 : 诗歌。作者于坚。选自《新诗三百首》。台湾诗人商禽说:“大多数的时候,于坚的诗都是‘看’出来的,有点像一台摄影机,对准事物,慢慢移动……就连坠落的声音,也好像是由这台摄影机‘看’出来的。”本诗利..

帕斯捷尔纳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诗歌。作者海子。选自《海子诗全编》。这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诗歌以“幸福”贯穿全篇。首先以生活细节来表现日常生活的“幸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第二节写..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 散文。作者柳鸣九。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作者是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湖南长沙人。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伟大的雕刻艺术家,他的《巴尔扎克》、《思想者》等杰出艺术作品至今令世人..

十八岁出门远行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小说。作者余华。选自《余华作品集》。小说的故事情节读来颇有点荒诞色彩。18岁那天,主人公第一次出门远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他沿着如麦浪般起伏的公路走啊走,想寻找一家旅馆,却怎么也不见旅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