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芳草才芽)

踏莎行(芳草才芽) : 词篇名。清徐灿作。见《拙政园诗余》。写于顺治某年早春时节,时作者与其夫陈之遴寓居北京。于怀旧伤离之句中,寓思念故国之情,其感慨之深沉,气体之浑厚,足与北宋名家相抗。上片写“芳草才芽,梨花未雨”之时,己之“春魂”,便“已作天涯絮”,无处寄托。下片切入主题,“故国茫茫,扁舟何许”二句不用对偶而出以问句,悲社稷易主,泛舟江湖,亦只在异族控制之下。“夕阳一片江流去”更令人想到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句谓江山虽美,已非吾土,明月有知,何忍照临,尤见沉痛之情,读之令人黯然销魂。作者之夫降志仕清,而作者却眷怀故国,忠心一片,故谭献《箧中词》评云:“兴亡之感,相国愧之。”

为您推荐

留客住·鹧鸪

留客住·鹧鸪 : 词篇名。清曹贞吉作。见《珂雪词》。作于康熙元年(1662)南明桂王被害于云南之后。词以咏鹧鸪寄托桂王被害之哀思。词中“瘴云”“五溪”“沙明水碧”均为桂王曾统治的南方地区景物。而“风更雨..

生查子·旅夜

生查子·旅夜 : 词篇名。清彭孙遹作。见《延露词》。写羁旅之情,而不落俗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颇深。上片起二句“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隐有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意,“不成乡”一语落想亦颇奇警。后二..

高阳台(桥影流虹)

高阳台(桥影流虹) : 词篇名。清朱彝尊作。见《曝书亭词》。前有小序,云:“吴江叶元礼(名舒崇),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

蝶恋花·衰柳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 词篇名。清屈大均作。见《道援堂词》。李天生,即诗人李因笃。雁门关,在山西代县西北,两山夹峙,形势雄峻,为重要关口。此词作于康熙五年(1666)冬,时南明已亡。作者北上关西,..

贺新郎·纤夫词

贺新郎·纤夫词 : 词篇名。清陈维崧作。见《湖海楼词》。作于康熙十三年(1774)。时值三藩之乱,清廷调集大军平乱,需要大量民伕,包括纤夫。一时“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词即反映其事。上片点明征伕原..

浣溪沙(独鸟冲波去意闲)

浣溪沙(独鸟冲波去意闲) : 词篇名。近代朱祖谋作。见《彊村语业》。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夏初,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时作者任广东学政,视学至嘉应州(今梅县),事毕,经水道返广州,途中作二词。描绘旅途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