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五才子书法 : 文论篇名。明末清初金人瑞作。附于其评点的《水浒传》卷首。先有一篇“读法”,提纲挈领地总结其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是评点史上的一种创造。全文主要论及“性格”与“文法”两个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它第一次明确地将创造有性格的人物形象作为衡量小说艺术成就高下的根本标志,并强调了性格的个性化,探讨了刻画性格的一些手法。所谓“文法”,就是关于结构、剪裁、布局等具体方法。这虽然不免受到当时八股观点的影响,但还是总结了一些形式美的规律,具有一定价值。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读第五才子书法 : 文论篇名。明末清初金人瑞作。附于其评点的《水浒传》卷首。先有一篇“读法”,提纲挈领地总结其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是评点史上的一种创造。全文主要论及“性格”与“文法”两个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它第一次明确地将创造有性格的人物形象作为衡量小说艺术成就高下的根本标志,并强调了性格的个性化,探讨了刻画性格的一些手法。所谓“文法”,就是关于结构、剪裁、布局等具体方法。这虽然不免受到当时八股观点的影响,但还是总结了一些形式美的规律,具有一定价值。
读聊斋杂说 : 文论篇名。清冯镇峦作。附于其评点的《聊斋志异》卷首。对小说作了总的评价:“多言鬼狐,款款多情;间及孝悌,俱见血性”;“有益于身心,警戒愚顽”。在批评袁枚和纪昀等有关文言小说创作的保守观点..
论中国的创作小说 : 文论篇名。沈从文作。回顾了新文学前十年的小说创作,论及小说作家46人,以“五四”的高潮、落潮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为基础,将新创作小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全部评述均遵循两个方向..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 : 文论篇名。近代王钟麒作。探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古代小说家的创作动机不外三种:“愤政治之压制”,“痛社会之混浊”,“哀婚姻之不自由”,实际上概括了这些小说作者反对专制..
何良俊曲论 : 曲论著作。明何良俊著。系后人从其笔记《四友斋丛说》撷取卷三七“词曲”而成。写成于万历七年(1579)。共有三十余则。主要谈北曲,对元代大家均有评论。倡导元曲本色语,批评《西厢记》“全带脂粉..
小说闲评 : 文论篇名。钟骏文作。文章以提要的形式,将晚清近七十种小说著译一一加以评介,或赞以“佳构”、“名作”,或斥之“毫无生趣”、“一望无余”。其评价小说的标准,大致为情景逼真、情节离奇、结构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