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一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论篇名。近代梁启超作。为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小说理论的纲领性文章。它一反将小说视为小道的传统观念,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强调其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认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又指出小说的艺术特点,不仅仅在于“浅而易解”,“乐而多趣”,而且能将现实生活“和盘托出”和“导人游于他境界”。据此将小说分为“写实派”和“理想派”两种,初步引进了西方有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理论。又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分为熏、浸、刺、提四种,关系到小说的形象化特点及其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以及艺术鉴赏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等等问题。这些观点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文学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小说界革命”。然过分夸大小说的社会作用,乃至将“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都归之于旧小说,其观点未免偏颇而产生不良影响。

为您推荐

论中国的创作小说

论中国的创作小说 : 文论篇名。沈从文作。回顾了新文学前十年的小说创作,论及小说作家46人,以“五四”的高潮、落潮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为基础,将新创作小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全部评述均遵循两个方向..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 : 文论篇名。近代王钟麒作。探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古代小说家的创作动机不外三种:“愤政治之压制”,“痛社会之混浊”,“哀婚姻之不自由”,实际上概括了这些小说作者反对专制..

何良俊曲论

何良俊曲论 : 曲论著作。明何良俊著。系后人从其笔记《四友斋丛说》撷取卷三七“词曲”而成。写成于万历七年(1579)。共有三十余则。主要谈北曲,对元代大家均有评论。倡导元曲本色语,批评《西厢记》“全带脂粉..

小说闲评

说小说

说小说 : 文论篇名。近代管达如作。认为小说的本质是“所以记载理想界之事实者也”,承认小说是现实的反映,是包含着作者的理智、感情和想像的精神世界的描绘。小说又有美的特点,比之其他文学作品有通俗、具体..

曲品

曲品 : 曲论著作。明吕天成著。二卷。初稿写成于1602年,后增补两次。评元末明初作家九十五人,作品二百十二种;以嘉靖朝为界,之前分“神、妙、能、具”四品,之后分上、中、下三品各三等。主张戏曲创作容许“有..

曲律

曲律 : 曲论著作。明王骥德著。四卷。初稿写成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又经十余年增改成书。四十章。论述南北曲源流、南曲声律、传奇作法及编剧理论等,对元明两代作品分析评价。王氏被列为吴江派,但持论公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