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庭

入洞庭 : 诗篇名。清宋湘作。见《红杏山房诗钞》。为七言律诗。作于嘉庆十八年(1813),时作者由翰林院编修外放为云南曲靖知府,南下赴任,经洞庭湖而赋此篇,后收入《南行草》。起四句一气而下,纯用单行,体格脱胎于唐崔颢《黄鹤楼》、李白《鹦鹉洲》诗,然同中有异,首联二句均用“长江”二字,格同崔、李,颈联不用对仗,二句首字“湖”又重复,且起句出以问句,则既不同于崔,亦不同于李,极具夭矫灵动之势。颈联返回正格,对仗用的名对,与尊崇屈原、湘灵的庄肃之情吻合。一结“又恐”云云,尤余意不尽,耐人寻味。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谓宋氏七律“以生动之笔写沉郁之气”,此篇可作代表。潘飞声《在山泉诗话》以此篇为其七律最佳者之一,称其能“力辟新境界”。

为您推荐

双鸩篇

双鸩篇 : 诗篇名。近代姚燮作。见《复庄诗问》。清道光间北京一商人家,父母迫赘婿外出经商。赘婿久出不归,乃逼女儿改嫁,遭拒绝。及赘婿破产而归,二人遂双双饮鸩殉情。道光十六年(1836),诗人在北京作此诗纪其..

咏史

咏史 : 诗篇名。近代龚自珍作。见《定庵全集》。为七言律诗。道光五年十二月(1826),自珍作客昆山,目睹江南地区各种污浊现象,有感而作此诗,对清朝统治者中的幕僚、帮闲一类“名流”人物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卑..

自沾益出宣威人东川

自沾益出宣威人东川 : 诗篇名。近代郑珍作。见《巢经巢诗钞》。为七言律诗。作于道光十六年(1836)夏,时作者在自家赴昆明途中。诗为记述旅途劳瘁而作,格式全仿唐白居易《寄韬光禅寺》一首,前六句均用对仗,且都..

飞云岩

兰陵女儿行

兰陵女儿行 : 诗篇名。近代金和作。见《秋蟪吟馆诗钞》。为杂言古诗。兰陵,古郡名。西晋时分东海郡,置兰陵郡,东晋南渡,侨置南兰陵郡,治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后因以称常州。此诗所指是南兰陵。叙写兰陵女子..

三元里

三元里 : 诗篇名。近代张维屏作。见《松心庐诗集》。为七言古诗。三元里,在今广州市北郊。诗作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劫掠广州近郊,三元里人民在菜农韦绍光..

过泰山下

过泰山下 : 诗篇名。近代范当世作。见《范伯子诗集》。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时诗人三十二岁。首联“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出语豪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