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东诗派

娄东诗派 : 清初形成于江南太仓(今属江苏)的诗流派,明末清初文坛领袖之一吴伟业是该派的开创者。娄东,指太仓,因娄江东流经太仓,故名。吴伟业论诗本与云间陈子龙相同,旨在继承明代同乡王世贞传统,入清以后,有所改变,采取了折衷调和论调,并不墨守盛唐。在创作上,其成就以七言长篇叙事歌行为最杰出,“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四库全书总目》),世称“梅村体”。在他的影响下,同邑后辈形成了“娄东十子”这一诗人群体,成为娄东诗派的主要成员。但他们的创作,“大抵瓌词雄响,瓣香弇州(王世贞)”(《晚晴簃诗汇》),“与云间、西泠诸子上下其可否”(吴伟业《太仓十子诗序》),虽师法吴伟业,然多不能为梅村体歌行。参见“娄东十子”。

为您推荐

柳洲词派

柳洲词派 : 明末清初形成于柳洲地区的词流派。柳洲,指今浙江嘉善县(魏塘)一带,外延可及今属上海市的金山、松江部分地区。邹祗谟《远志斋词衷》云:“词至柳洲诸子,几二百余家,可谓盛极。无论袁(仁、黄)、钱(梅..

河朔派

河朔派 : 形成于清顺治年间的诗流派,以河北诗人申涵光为主要代表。河朔指黄河以北,这一派诗人都为河北一带人,故名。王士禛《渔洋诗话》称:“申凫盟涵光称诗广平,开河朔诗派,其友鸡泽殷岳伯岩、永年张盖覆舆、..

阳羡词派

阳羡词派 : 形成于清顺治、康熙年间的词流派,江苏宜兴(古称阳羡)词人陈维崧为其主要代表,与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并驰于清初词坛。谭献有“锡鬯(朱彝尊)、其年(陈维崧)行而本朝词派始成”(《箧中词》)之论。陈..

浙西六家

格调派

格调派 : 形成于清乾隆初的诗流派,以著名诗人沈德潜为主要代表,其名称因沈德潜宗尚“格调说”而来。所谓“格调”即是指诗歌的“体格声调”。早在明代,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

浙派

浙派 : 特指形成于清乾隆年间的诗流派。代表诗人为浙江钱塘(今杭州)厉鹗。该派诗人多为浙江人,故名。袁枚《随园诗话》称:“吾乡诗有浙派,好用替代字,盖始于宋人,而成于厉樊榭。”厉鹗论诗以宋为尚,曾编著《宋..

吴中七子

吴中七子 : 指清乾隆朝吴中诗人王昶、王鸣盛、曹仁虎、赵文哲、吴泰来、钱大昕、黄文莲。七人时相唱和,交往甚密,因沈德潜选《吴中七子诗选》行世而得名。七人均从沈氏学诗,诗学观点亦与之相同,然成就与影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