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原道 : 散文篇名。唐韩愈作。见《韩昌黎文集》。除本文外,作者尚作有《原性》、《原毁》、《原人》、《原鬼》诸篇,人称“五原”。自“五原”后,“原”便成为古代一种专门用来推论事理之文章。“原”为推原其本之意,《原道》即探求儒家的“仁义”之道。此文乃有感而发,唐寺院数万,僧尼达数十万,道士亦逾万人,他们不事生产,却占有大量田产,并享有不纳税不服役之特权,作者对此深恶痛绝,故作文辟之。文中大力推崇儒学,力排佛老,认为处置佛老的最好方法,即“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并以“先王之道”教育其信徒。明茅坤谓:“辟佛老是退之一生命脉,故此文是退之集中命根。”(《唐宋八大家文钞》)此文可视为作者复兴儒学之宣言书。文章结构谨严,大量使用排句,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韩文如海”的特点。清沈德潜评曰:“本布帛菽粟之理,发日星河岳之文。振笔直书,忽擒忽纵。熏之醇粹,运以贾之雄奇。为《孟子》七篇后第一篇大文字。”(《唐宋八家文读本》)

为您推荐

师说

师说 : 散文篇名。唐韩愈作。见《韩昌黎文集》。作于贞元十八年(802),系赠青年学子李蟠之作。柳宗元尝言:“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

进学解

进学解 : 散文篇名。唐韩愈作。见《韩昌黎文集》。作于元和八年(813),乃作者由职方员外郎贬为国子博士后作。此文拟西汉东方朔《答客难》和扬雄《解嘲》形式,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疑,先生再予解答。文章既总结..

送孟东野序

送孟东野序 : 散文篇名。唐韩愈作。见《韩昌黎文集》。孟东野即孟郊,为作者好友,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后又闲置多年,始任溧阳县尉,可谓仕途坎坷,穷愁潦倒。韩愈作此序赠别,既表示了对孟郊境遇的同情,寄寓了自己不..

张中丞传后叙

杂说(世有伯乐)

杂说(世有伯乐) : 一称《马说》。散文篇名。唐韩愈作。见《韩昌黎文集》。《杂说》共四篇,此文影响最大,为寓言性杂文。作品取材于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以千里马自况自喻,假识马之道,揭露当时人才被压抑埋没之..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 词篇名。唐温庭筠作。见《花间集》。词写闺怨,从女子梦晓后叙起。“懒起”二句,形容困慵无聊之情态。下片妆成,花面交映,娇艳无比。末二句“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用反衬手法,暗..

陋室铭

陋室铭 : 散文篇名。唐刘禹锡作。见《全唐文》。或谓所传《刘禹锡集》未载,疑非其作。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断此文为刘禹锡所作,“陋室”建置处在今安徽和县。作者作此铭为志念与警策。全文凡八十一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