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

    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 :

1941年5月,根据毛泽东关于对中国历史及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等提议,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精神,先后由延安的马列学院及马列研究院重组,于同年8月创立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为所属九个研究室之一。

由于研究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部门机构,决定了其设立及所属的九个研究室,包括文艺研究室,是一个分别承担着培养党在政治、经济、历史、教育、新闻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构。延安中央研究院正副院长分别为张闻天和范文澜,文艺研究室主任则先后由欧阳山、艾思奇担任或代理。

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成立的宗旨,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作为文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以中国文艺的实际问题为研究探讨的中心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文艺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和现状,总结文艺运动及艺术实践的经验。提出系统的文艺运动及其创作、批评等方面的理论,以指导当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后来的文学艺术实践和发展建设。文艺研究室除了设立有特别研究员和研究员,以及研究生等不同的研究岗位,还制订出具体的三年研究规划及每个年度的具体执行计划,并分别设置了鲁迅研究、文艺评论、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等五个研究小组。明确规定各研究小组的具体研究目的与任务、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以及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步骤与组织会议等相关措施问题。各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有刘雪苇、江帆、王实味、蔡天心、草明、金紫光、章炳南、郭小川等。

1943年5月,中央研究院被改组为中央党校第三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尽管仅有不到二年的存续时间,但在延安文艺运动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以及党对文艺的领导及其方针政策的制定实践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及影响。文艺研究室不仅在文艺创作、文艺理论批评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如草明、欧阳山、蔡天心、魏东明等人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活动,而且一些文艺研究室的成员,通过参与延安及陕甘宁边区等地开展的相关文艺问题讨论,以及文艺问题的报告与讲课等活动,来引导及指导延安文艺运动的展开及创作等艺术实践。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后,文艺研究室提出的意见建议与积极参与,都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工农兵文艺”方向的确立,从政治实践与艺术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为您推荐

《高尔基研究》

《高尔基研究》:王远泽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版。30万字。包括绪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论述高尔基早期创作的阶级实质、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明确指出高尔基的早期创作属于无产阶级思想范畴,是新兴的无产阶级..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雷成德等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36万字。收入11篇论文。通过托尔斯泰的《幼年、少年、青年》、《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教育的果实》、《黑暗的势力》、《..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倪蕊琴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版。28万字。分5个部分:托尔斯泰与俄国同时代作家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中国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欧美文学之关系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苏联..

《俄国文学研究》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朝鲜〕南永鲁着。韦旭升译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7.8万字。记述16世纪末日本大举入侵朝鲜,朝鲜兵败、请求中国明朝出兵共同抗倭终获胜利的历史事件。描绘倭寇施暴行、海上大..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李国栋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16万字。共4章。前3章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对夏目漱石的作品进行内发式的研究,从中晚期作品中找出大量作为核心概念使用的“头脑”和“心灵”,与早期作品..

《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

《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副名:兼论与清代文学之关联。金柄珉着。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21.3万字。共6章。从以“白塔”同人为中心的北学派的思想倾向、文学活动、文学观念、创作价值及其与经学派等其他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