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

闲情赋 : 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赋前有序。开篇写一旷世绝伦的美女,品行高洁,雅志凌云,举止妩媚动人,可谓内外兼美。她悲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为遣忧思,遂弹琴自娱。曲调将半,夕阳西沉,秋风叩林,美人又生悲秋之情,低头急奏清瑟,“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作者为其清音所感,而生爱慕之情,欲与之亲近,而又顾忌多端,于是以浪漫手法,展开幻想,一连十愿,化作美人的用物,与之相随,把对美人的热烈爱慕写得缠绵悱恻,如醉如痴。但物与美人仍有分离之时,作者忧思无处可诉,遂徘徊栖息于南林洁露之中,仍期一见,终而失望而归。入晚,希梦中相见,可神魂飘忽,耿耿不寐,梦幻破灭,追求再次失败。又穿衣伺晨,希托行云传递思慕之情,可行云飘忽无语,与美人“终阻山隔河”,未得一见,理想彻底破灭,不得不以“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思想律己,停止遐想,结束全篇。鲁迅说:“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全文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文辞华美,想像丰富,情节生动,比喻贴切,对偶工整,音韵和谐,极具感人力量。其主题向有表现爱情和有所寄托二说。揆之此赋序中“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之语,当非纯然描写爱情。对此赋历来褒贬不一。南朝梁萧统曰:“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风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陶渊明集序》)宋苏轼曰:“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东坡题跋》)

为您推荐

感士不遇赋

感士不遇赋 : 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约作于永初三年(422)。赋前有序。序中以犀利的语言揭露社会“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黑暗现实。因感人生短促,立行又难,故古人常染翰慷慨,作者亦由是作赋..

芜城赋

芜城赋 : 赋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至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因北魏南侵和竟陵王刘诞反叛,两遭兵祸而荒芜。大明三、四年间,作者客江北,登广陵故城,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 散文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元熙元年(419),一说作于永初二年(421)。原由“记”与“诗”组合成篇,题作《桃花源诗并记》。“记”为诗的序言,因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已独立成篇。作..

与陈伯之书

广绝交论

广绝交论 : 骈文篇名。南朝梁刘峻作。见《文选》。任昉死后,其子流离寒窘,而其生平旧交无有顾恤者。作者有感于此,乃推阐东汉朱穆《绝交论》之意而为此文,以刺当时浇薄世风。文章以设为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

北山移文

北山移文 : 骈文篇名。南朝齐孔稚珪作。见《文选》。北山即文中的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位于建业之北,故名。汝南(今属河南)人周颙,初隐于钟山,后一改夙操,应诏出为县令,秩满入京,拟经钟山。作者即以山灵口..

登大雷岸与妹书

登大雷岸与妹书 : 骈文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元嘉十六年(439),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今江西九江),引作者为佐吏。作者奉命赴江州,至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县境内)作此书与其妹令晖。书中备述行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