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尚书 : 亦称《书》、《书经》。上古历史文献集。“尚”即“上”。意为“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原为一百篇,秦焚书时,博士伏生将之藏于壁中,汉初取出残存二十八篇,加上一篇伪《太誓》共二十九篇,用当时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宅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尚书》四十五篇,谓《古文尚书》,后因战乱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又将原《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析成三十三篇,总成五十八篇。从宋代始,历代学者考定梅书为“伪《古文尚书》”。今人所据一般为二十八篇之《今文尚书》。记事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按虞、夏、商、周四部分排列。体例分为典(典范的经籍)、谟(通“谋”,讨论策划国事的文体)、训(教诲开导的文体)、诰(统治者对臣民训诫勉励的讲话)、誓(征伐或交战前的誓师词)、命(君主奖励赏赐臣僚的命令)六种。反映了我国早期散文的面貌。唐韩愈《进学解》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乃准确地概括了《尚书》古雅艰深的语言文字特点。作为早期散文的代表,其叙事记言有其独到之处,为后世散文之典则。叙事散文如《顾命》写成王临终遗嘱、康王册命即位情况条理井然,层次分明,具有肃穆庄严之风范。《金縢》围绕金縢藏书、启书的情节,叙述周公忠贞、遭谗以至终获谅解的发展过程。记言文章能描摹人物语气、神情,如《盘庚》中写盘庚的训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并注意用形象的比喻阐述道理。其书《舜典》中虞舜对乐师夔所云“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后世诗乐文论极有影响。“诗言志”一语,被称为我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全书亦被奉为儒家“五经”之一。现存《古文尚书》以李盛铎原藏宋刻本《附释音尚书注疏》最早。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有《十三经注疏》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辑录汉魏隋唐人旧注,附以己疏,有《平津馆丛书》本、《四部备要本》等)。今译本有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出版。

为您推荐

周易

周易 : 亦称《易经》,简称《易》。占筮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相传为周人所作(另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全书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象、卦名、卦..

盘庚

盘庚 : 散文篇名。见《尚书·商书》。《书序》谓:“盘庚五迁,将治毫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认为是盘庚时人作。《史记·殷本纪》则云:“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

礼记

礼记 : 礼仪论著选集。相传为孔子死后其门人所记。各篇写作年代不一。编定成书则在西汉。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著作。据汉郑玄《六艺论》,汉儒戴德传《礼》八十五篇,称..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论语 : 儒家著作。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孔子言行而成。共二十篇。内容多为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亦有弟子之间、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谈话记载。不少具有文学意味,且与文学理论相关。如重视德行对于文化(包..

孟子

孟子 : 儒家著作。战国孟轲及其门人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诸侯国君,不成,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中亦有孟子卒后门人所述。孟..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 散文著作。旧题先秦晏婴著,实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晏婴事迹辑成。今本共八篇,二百十五章。每章以晏子为中心,记述一事。内容多以晏子或犯颜直谏,或婉言讽喻,表现了作为国家重臣辅弼君主的思想。对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