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义兄弟二百人等造像记(书法)

法义兄弟二百人等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魏永熙三年(534)三月刻。正书。十四行,行十三字。像旁佛名一行六字。题名四列。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法义兄弟二百人等造像记》是一件难以一言道白的佳作。它融滙了数家精华,行意入碑,分书遗意,篆书情趣,把玩再三,愈觉深厚。这件作品的外形端庄凝练,没有咄咄逼人的峥嵘气息,吸引人的是它的内在蕴涵,“假笔传心,非毫端之妙”。作者以中锋运笔,笔画涩而深沉,行笔时常有收势。处在北魏时期的作品大多锋芒毕露,作者化露爲藏,创造另一种境界:古拙有味。这与取法篆书有关,如金文的凝重,运用适当的颤笔,金石味立见,圆润的转折偶露圭角,整肃中英气勃勃,而行意的介入,分书的波磔,起的是轻松和活泼的作用。赏玩此碑,人自各异,仁智互见。但作者是否有眞正临习篆书取法分书,这只能是一个猜测,是从字裏行间偶露端倪而捕捉到的。时在北魏末期,汉化已十分深入,书艺的南北融滙是不可避免的。作者无论是无师自通或转益多师,他们的接触面已比北魏初年要丰富、开阔得多了,作品也洋溢着一个比较複杂、多层次的世界。如果要给此碑定个层次,我们不妨说,它非常接近《荥阳郑文公碑》吧。

为您推荐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誌铭》。北魏永熙三年(534)二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2.5×52cm。盖正书“大魏故昭玄沙门大统令法师之墓誌铭”四行,行四字。一九二九年河南洛..

元爽墓誌(书法)

元爽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泾齐秦三州诸军事衞大将军秦州刺史尙书左僕射元公墓誌铭》。北魏永熙二年(533)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81.8×81.8cm。九二八年河南洛阳董家村出土。曾归三..

司马昇墓誌(书法)

司马昇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故南秦州刺史司马使君之墓誌铭》。东魏天平二年(53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一字。51.5×51.5cm。淸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出土。曾归张方与、刘鹗、端方、王緖祖。武进陶氏珂..

安村道俗一百余人造像记(书法)

元钻远墓誌(书法)

元钻远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齐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齐州刺史广川县开国侯元使君墓誌铭》。北魏永熙二年(533)十一月刻。正书。三十行,行三十一字。61.5×62cm。一九二〇年河南洛阳南陈庄出土。曾归武进..

张宁墓誌(书法)

张宁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永熙二年岁次癸丑八月丁巳朔廿八日甲申故持节督南岐南诸军事前将军南岐州刺史张君之墓誌》。北魏永熙二年(533)八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45.4×44cm。盖篆书“魏故岐州刺..

元鸷妃公孙甑生墓誌(书法)

元鸷妃公孙甑生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侍中大司马华山王妃故公孙氏墓誌铭》。东魏天平四年(537)七月十六日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5.2×54cm。河北磁县讲武城出土。今藏沈阳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