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悛墓誌(书法)

元悛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龙骧将军太常少卿元君墓誌铭》。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一字。56×56.5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陈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在北魏书苑中,《元悛墓誌》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但“代表性”容易淹没个性。乍看此誌,难免有似曾相识之感。然而书法艺术“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全部精神旨趣,都只能从极细微处把握。

横画多变,是此誌一大特色。北魏碑刻中的横画,收笔多爲出锋。此誌间用迴锋向左收笔。数横重叠之字,或仰或覆,或长或短,同形异趣,绝无积禾束薪之病。

其次是正能含奇。此誌结构均衡,体态端庄,但用笔善于欹斜取势,平正中求险绝。例如“节”字(第四行)左高右低;“司”字(第四、九行)展肩收足;“十”字(第十四行)竪短横长,上长下短,都能打破常规,独辟蹊径。

此誌书者对竪画(包括竪勾)的处理也很别致。有向左斜,有向右斜;或直如矢,或曲如弓,但通观全局,体均势和,谐调一致,每一笔,每一字都是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正与奇是书法构成中的主要矛盾,作者把这个矛盾解决得十分妥贴。

为您推荐

法义九十人造砖塔记(书法)

法义九十人造砖塔记(书法):【简介】: 北魏孝昌三年(527)九月刻。正书。记三行。首行二十字;次行二十二字;末行二字。后题名五列。山东靑州府博兴县出土,曾归黄县丁干圃。《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法义九十人..

元鑒妃吐谷浑墓誌(书法)

元鑒妃吐谷浑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浑氏墓誌铭》。北魏建义元年(528)八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七至二十字不等。49×47.7cm。一九二一年河南洛阳前海资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

李文迁等造像记(书法)

李文迁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永安二年(529)十一月刻。正书。题字及题名八处,行字不一。《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李文迁等造像记》留下的文字已经很少了。一个梯形图案又将造像记文字隔爲两截。上..

梁海造像记(书法)

临邛县邑仪六十人造如来像记(书法)

临邛县邑仪六十人造如来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孝昌三年(527)八月刻。正书。记八行,行三十七字。题名作九列。在山东临淄。《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

张玄墓誌(书法)

张玄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誌》。淸代改称《张黑女墓誌》。北魏普泰元年(531)十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传世仅存一明搨剪裱孤本。剪裱本十二面,面四行,行八字。明末淸初时搨本归成..

道勇造弥勒像记(书法)

道勇造弥勒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齐郡临莒县扬□寺比□□□道勇造弥勒四面像》。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六月刻。正书。十三行,行约八字。漫漶甚。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历史的尘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