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直墓誌(书法)

元子直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使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都官尙书冀州刺史元公墓誌铭》。北魏正光五年(524)八月刻。正书。二十七行,行三十一字。78×77.6cm。一九二二年河南洛阳陈庄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顾氏金佳石好楼有影印整搨。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我们知道,无论写字作画都要讲求熟而后生,过分的熟练往往容易流入俗格,因此,在掌握一定的表现形式之后,又要力避思维与技巧的定式,去熟就生,返璞归眞。这样,如何把握熟与生的尺度,就成爲许多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元子直墓誌》恰恰在这方面爲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借鑒。

稚拙古朴,天眞大方可以说是这块墓誌比较突出的特点。它结体用笔都很随意,任情所至,顺势而动,不爲一般的法度所囿。尤其在结体上时常出现一些打破常规的构成样式,虽是横竪成行,却并没有显得呆滞死板,反而呈现出一种笔气浑厚,意态跳宕的动感,使我们产生新鲜而又古雅的感受。

特别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的是,它字形虽小,气势颇大,丝毫不使人感到侷促不舒展,很有些《郑文公碑》和《石门铭》的味道;可它又并非显得体势多么开张,布白多么疏朗,通篇还很有些森茂的气象。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反覆玩味才能会悟。

当然,我们也应承认,它同一些经典碑刻相比还显得粗糙,经不起反复的推敲,并且也存留着一些不自然的痕迹。但是,白璧微瑕,无损于我们对其艺术价値的肯定。

为您推荐

法义兄弟姊妹造石窟像(书法)

法义兄弟姊妹造石窟像(书法):【简介】: 北魏正光四年(523)七月刻。正书。记及题名共十八行,行约九字。在山东历城黄石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不通过笔,就难以形成预想的形态。书法形态又有一定的法规。..

刘根造像记(书法)

刘根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刘根三十一人造像记》。北魏正光五年(524)五月刻。正书。像前记十九行,行十七字。题名十七行,前四行直行,后作四列。淸光緖间洛阳城东韩旗屯村西出土。归开封郑淸湖。民国丙辰郑禾农摹刻..

世宗嫔李氏墓誌(书法)

世宗嫔李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嫔墓誌》。北魏孝昌二年(526)八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61.7×62.5cm。一九二六年于河南洛阳城北南石山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

王夫人元华光墓誌(书法)

伏夫人昝双仁墓誌(书法)

伏夫人昝双仁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龙骧将军崇训太僕少卿中给事中明堂将伏君妻昝氏墓誌铭》。北魏孝昌二年(526)五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七字。49.3×48.5cm。一九二六年洛阳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

比丘尼统慈庆墓誌(书法)

比丘尼统慈庆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比丘尼统慈庆墓誌铭》。亦简称《慈庆墓誌》。北魏正光五年(524)五月七日刻。常景撰文,李宁民书丹。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65×65.6cm。一九二三年于洛阳城东山岭头村..

元谭妻司马氏墓誌(书法)

元谭妻司马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元宗正夫人司马氏墓志誌》。北魏正光四年(523)三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56.8×56.8cm。一九二七年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