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帖(书法)

感怀诗帖(书法):

【简介】:

现代·谢无量书于一九四六年。纸本。行书。七言律诗一首。凡六行,共五十六字。成都刘君惠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超悟,是无量的书法和诗歌又一个特点。超悟,是书法艺术的最难能、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它给人以一种形迹之外的艺术享受,它以神韵感人,它出之以平淡,然而这是绚烂之极以后所达到的平淡。龚自珍论陶渊明诗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谁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这正可以用来评价无量的诗,也同样可以用来评价无量的书法。他的“墨妙”,他的韵余于笔,使人获得一种超然孤秀的美的享受。这就要从谢无量的旷逸绝俗的精神境界去探索了。

一九四六年春,写感怀一律示我:

猛雨摧花日日残,河山垂泪作春寒。少年忧世成狂疾,老至无能始达观。

何限猿虫随刼尽,等閑鹏鷃得天宽。千秋扰攘凭谁问,袖手沧桑仔细看。

读到这些诗,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超悟。“平生飞动意,收拾付苍茫”,多么沉痛呵!“袖手沧桑仔细看”,诗人对多变人世未能忘情呀!乙亥秋(1935),无量还成都,感怀赋诗,末两句是“眼前忧乐寻常在,莫道浮云变古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不是已经跃然纸上了吗?他自己说是“老至无能始达观”,这是超悟,这是沉郁后的超悟,这是雄奇的超悟。

为您推荐

录文文山正气歌轴(书法)

录文文山正气歌轴(书法):【简介】: 近代·张继书于丙戌年(1946)。纸本。草书。凡八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在淸代碑学风气的影响下,淸末民国的行草书在“晋唐笔法”之外另开了生面。久被冷落的章草也在..

乙亥冬日书扇面(书法)

乙亥冬日书扇面(书法):【简介】: 现代·邓尔雅书于乙亥年。楷书十八行。纸本。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四期。【赏析】: 凤丁老人书,全以隷法作楷,横竪挺劲,点捺坚厚,结体绵密,气宇夺人。貌近赵悲庵,而悲庵习气甚重,逊此多多..

赠伯希横披(书法)

赠伯希横披(书法):【简介】: 现代·马衡书。纸本。行书。凡十二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马衡的行书横披抄录了自作的两首诗。我书写我诗,情至笔发,走笔自如。这件行书可以溯源至王羲之的《兰亭序》及《圣..

兹假得题跋(书法)

赠子敬书轴(书法)

赠子敬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章士钊书。纸本。行书。凡六行,共六十六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章士钊学养深邃,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较深。他的书法碑帖兼治,自唐上追魏晋、汉秦;隷书遍临汉碑;小字秀劲,楷..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简介】: 现代·李石曾书。纸本。行书。凡三行,共三十七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师事黄山谷的书家,笔下的表达形式是非常典型的,长枪大·式的纵横,淸逸而不疏野,超迈而不狂放。与山谷..

心经四条屏(书法)

心经四条屏(书法):【简介】: 近代·弘一法师书于癸酉年(1933)。纸本。楷书。二十九行。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赏析】: 法师爲律宗大师;然而尽管勤修梵行,并极力要在书法中摒弃一切繁华,但他的超凡的艺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