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墓誌(书法)

谢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豫章内史谢墓誌”。东晋泰宁元年(323)十一月廿八日刻。一九六四年九月十日于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出土。60×16.5cm。隷书。四行,行十七字。出土时残四字。书风劲挺。现存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着录。缩印收入文物出版社《兰亭论辨》、《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二)。

【赏析】:

隷书至魏晋而渐衰落,从《谢墓誌》便可看得出来。有人评价此刻“书法雄茂劲挺,犹存汉隷风格”,恐爲太过。我们将它同汉碑中雄浑一路作品相比较,就会感到相差较远了。它已没有汉碑那种浑穆遒美、雄强沉劲之气,也没有汉碑那种朴实厚重、变化瑰丽之美。此刻看去似有古朴之意,实无醇厚之味;似有挺拔之笔,实乏遒劲之美。它的书境是均整呆板,气韵单薄。这些即意味着隷书的衰落,亦时代使然也。刻手只求整齐统一,而不懂笔法。一些笔画被刀切得方头方脑,使人观之乏味,如“山、中、石、眞、晋”等字即是。当然章法严整、字势端正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书法作品最能够动人心弦的是作品的意境美,也就是神采和气韵的美,如果能够在平稳之中变化生姿,就耐人寻味了。

为您推荐

诸将残纸(书法)

诸将残纸(书法):【简介】: 楼兰文书残纸。纸本。行书墨迹。四行。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笔致老到,结体稳实,是边陲军人戎马之间不经意的书作。 看过魏晋隷书,再比较这件残纸,觉得其间的联繫尤爲密切,不过隷书..

吕氏砖(书法)

吕氏砖(书法):【简介】: 西晋咸宁四年(278)七月刻。西晋砖刻。行书。三行,第一行十一字,第二行九字,第三行三字。末句“泰岁在丙戌”之“丙”字,当爲“戊”。原文纪年有误。 【赏析】: 此砖风格自然流畅,疏朗纵逸。因直接在..

平复帖(书法)

平复帖(书法):【简介】: 传西晋陆机书。墨迹纸本。冷金笺。草书。无款。爲初期章草。凡九行,约八十七字,仅存八十四,犹有数字不辨。23.8×20.5cm。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淸梁淸标《秋碧堂帖》有摹刻,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中..

吕望表(书法)

士孙松墓誌(书法)

士孙松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永宁二年(302)刻。一九五四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60×36cm。誌文有界格。凡十一行,行十四格。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晋永宁二年(302)的《士孙松墓誌..

永嘉四年砖(书法)

永嘉四年砖(书法):【简介】: 晋墓砖,永嘉四年(310)刻,阳文。搨本竪32cm。曰:“永嘉四年八月辛巳朔十五日乙巳作”十五字。南京城内发掘出。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眞书而带隷意,字形厚实朴质,结体茂密,点画遒劲..

初月帖(书法)

初月帖(书法):【简介】: 东晋·王羲之书。唐摹本。纸本。草书。尺牍一则。凡八行,共六十二字。係《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辽宁省博物馆藏。刻入《眞赏斋帖》、《澄淸堂帖》等。刊于《辽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