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帖(书法)

初月帖(书法):

【简介】:

东晋·王羲之书。唐摹本。纸本。草书。尺牍一则。凡八行,共六十二字。係《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辽宁省博物馆藏。刻入《眞赏斋帖》、《澄淸堂帖》等。刊于《辽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一)、《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六)。

【赏析】:

此帖想爲王羲之晚年所作,并晚于《十七帖》。此作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观其结体,基本上还是字字独立的章草体势,论其笔法,已是今草气派。行气已由纵势爲主导,并有一些破锋、侧锋和上下牵丝的字。大部分字已不像《十七帖》呈扁形,而基本上是长形。显得自然、随意,丢掉了一些华彩的贵族气派,更接近质朴的北朝风规。这在王羲之诸帖中,具有较爲突出的风貌。

创作的随意性,会给作品增添新鲜的美感和出人意料的魅力。《初月帖》潦潦草草,在含蓄的主调中所体现的感情的流动,一种颇受压抑的暮年情怀获得某种任意地抒发,特别具有感人的力量。一种旷达中蕴含沉郁、忧伤的意态,在字裏行间流畅地凸现出来了。这大约便是“羲之书暮年愈妙”的佳处罢。

为您推荐

平复帖(书法)

平复帖(书法):【简介】: 传西晋陆机书。墨迹纸本。冷金笺。草书。无款。爲初期章草。凡九行,约八十七字,仅存八十四,犹有数字不辨。23.8×20.5cm。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淸梁淸标《秋碧堂帖》有摹刻,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中..

士孙松墓誌(书法)

士孙松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永宁二年(302)刻。一九五四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60×36cm。誌文有界格。凡十一行,行十四格。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晋永宁二年(302)的《士孙松墓誌..

禅国山碑(书法)

禅国山碑(书法):【简介】: 也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又俗称《团碑》、《囤碑》。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传爲苏建书。碑在江苏宜兴张朱鎭。石呈圆幢形,四周环刻。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一丈,围一丈。”篆..

韩府君神道阙(书法)

带方太守张抚夷砖(书法)

带方太守张抚夷砖(书法):【简介】: 晋墓砖文右则。搨本长约23.5cm。阳文反书二行,共二十四字。中有界栏。文曰:“夙夜不宁永侧玄宫痛割人情/哀哉夫人奄背百姓子民忧慼。”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字形古拙..

杨绍买冢地莂(书法)

杨绍买冢地莂(书法):【简介】: 也称《杨绍买地莂》。西晋太康五年(284)九月刻。明万曆元年(1573)浙江出土。形似破竹之陶瓦形。曾归柳元毅、章钰、粤东温氏。后佚,搨本遂难得。淸乾、嘉时曾横断一道。正书。六行,行六至十..

颜谦妇刘氏砖誌(书法)

颜谦妇刘氏砖誌(书法):【简介】: 东晋永和元年(345)七月三十日刻。一九五八年在南京挹江门外老虎山出土。归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誌正书三行,行七至九字不等。《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着录。 【赏析】: 从结体看,《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