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淮表记(书法)

杨淮表记(书法):

【简介】:

又称《司隷校尉杨淮表记》、《卞玉过石门颂表记》等。东汉熹平二年(173)二月刻。宋娄机《汉隷字源》云:“宋绍兴中(1131~1162)始出。”摩崖书。在陕西褒城石门西壁。现刻石移置汉中市博物馆。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摩崖高八尺三寸、广二尺二寸。”隷书。七行,行二十五、二十六字不等。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科普出版社《中国历代书艺槪览》有局部影印图版。《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石门颂》刻于建和二年。此爲熹平二年。其间相距二十有六年,书法朴茂如一,而古拙疏逸则更胜。”“康有爲《广艺舟双楫》:“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蕩过之,或出中郞之笔。眞书之《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所师祖也。”

【赏析】:

此刻书法出于《石门颂》,而更爲疏秀放蕩。可以说是《石门颂》的姊妹篇。在百花竞艳的汉代石刻中独标新格,以一种淸癯野逸、豪放新奇之态博得后人的一致赞叹。的确,只要面对这古老的摩崖,便会立即被这天眞雄放的气势、浑朴古厚、潇洒野逸的意趣所折服。东汉之际,隷书已经十分成熟,并走向了平正方整,华贵俊雅的书风。而此刻偏得天然古朴之趣,实爲难得。此刻爲摩崖石刻,因势谋篇,随意布阵,自然变化,无拘无束。豪放不羁之态,呼之欲出。如野仙散圣,虽粗头乱服,不衫不履,形骸放蕩,却神情淸癯,道骨仙风,有一种飘飘欲举之态。其非篆非隷,沉着圆劲,纵横挺拔而草情篆意毕现于毫端。它如混金璞玉,粗旷稚拙之中透出古厚俊雅之气。可以说它是汉隷中尙意的典型代表,是一种以表现爲本柢、以观赏爲价値的创作心态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値。

为您推荐

张寿碑(书法)

张寿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竹邑侯相张寿碑》、也称《张仲吾碑》。东汉建宁元年(168)五月立。在山东城武。宋有着录。明时被人改断爲碑座,只存上截。淸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县林绍龙访得,并刻题记嵌于碑凿孔处。隷..

沙南侯获碑(书法)

沙南侯获碑(书法):【简介】: 也称《沙南侯碑》、《伊吾司马侯猗题字》。隷书。六行,残存二十余字。东汉永和五年(140)刻。在新疆鎭西焕彩沟。淸道光十五年(1836)萨湘舲经其地,始搨以归。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

李孟初神祠碑(书法)

李孟初神祠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东汉永兴二年(154)六月立。淸道光年间(1821—1850)白河水涨冲出。咸丰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阳府署。现在河南南阳西南卧龙岗汉碑亭内。有穿。据淸王..

夏承碑(书法)

郙阁颂(书法)

郙阁颂(书法):【简介】: 全称《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也称《汉李翕郙阁颂》。东汉建宁五年(172)二月刻。摩崖书。在陕西略阳白崖。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摩崖高七尺,广五尺五寸。”隷书。十九行,前九行,行二十七字,后..

乙瑛碑(书法)

乙瑛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也称《汉鲁相请置百石卒史碑》、《孔龢碑》。东汉永兴元年(153)立。在山东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八寸五分,广三尺七寸。”隷书。十八行,行..

仓颉庙碑(书法)

仓颉庙碑(书法):【简介】: 东汉延熹五年(162)正月立。碑在陕西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六尺一寸,广六尺。”隷书,碑阳二十四行,行字最多者二十七字;阴存二列,上列八行,下列十四行,左侧三列,列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