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残碑(书法)

李秀残碑(书法):

【简介】:

全称《云麾将军李秀碑》。亦称《云麾将军碑》。唐天宝元年(742)正月立。李邕撰并书。原碑被裂作柱础,明万曆六年(1578)李荫、邵正魁、董凤元于县署中掘地得之,仅六石。县令王惟俭携四石至大梁,后遂佚,仅存二石今在北京文天祥祠。行书。二石皆十二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上海文明书局、有正书局、中华书局有影印本。翻刻甚伙。

【集评】:

明沈榜《宛署杂记》:“书法之妙,出入二王,而奇伟倜傥,类其爲人。杜工部所谓‘碑版照四裔,,李集贤以爲‘书家仙手,,其流品可知已。是虽摧剥之余,见之犹令人起敬,况其解衣盘礴时邪。”

淸梁巘《评书帖》:“北海《李秀碑》比《云麾》更紧,有大令笔意。”淸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是碑北海书之最遒美者,远在陕北《云麾》之上。”淸杨守敬《学书迩言》:“《李秀碑》,雄浑深厚。”

【赏析】:

《李秀残碑》又称《云麾将军李秀碑》与《李思训碑》同出于李邕之手,并称大小将军碑,是我国碑林翰海中的稀世之宝。爲后世书法家看重,影响深远。

《李秀碑》是继《李思训》碑之后开碑铭之先河的又一佳作,以行书书碑在李邕之先几乎是前无古人,《李秀碑》的出现拓宽了我国碑铭书体的新途。此碑笔法肥腴、仪态华贵,可以看出其书法虽得力“二王”,而又独具雄秀,在用笔上增以放以添豪迈,丰其肢以纵柔媚,表现出李邕精熟的用笔技巧和渊博敦厚的学识,此碑如风流倜傥的少年,步态轻盈稳健,形体疏朗流美,唐代至今无数书法家竞相临习,得益不浅。

为您推荐

张旭(书法)

张旭(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苏州吴(江苏苏州)人。字伯高。爲官金吾长史,一说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草书最爲知名。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爲“酒中八仙”。传其常于醉中以头濡墨大书,世称张顚。其..

代国长公主碑(书法)

代国长公主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十二月立。正书,三十一行,行六十一字。郑万钧撰,郑聪书。在陕西蒲城县。明末淸初搨本“明皇”之“明”字“月”部能辨;“使海内见聪,,之“见”..

裴漼(书法)

裴漼(书法):【小传】: 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绛州闻喜人。历官监察御史,吏部侍郞,御史大夫、吏部尙书等。传世书迹有《嵩山少林寺碑》。【集评】: 淸叶昌炽《语石》:“裴漼、宋儋,皆开元时能书者。裴书逊于窦怀哲,宋..

道安禅师碑(书法)

与突厥游首领会计引水浇漑关文(书法)

与突厥游首领会计引水浇漑关文(书法):【简介】: 作者不详。书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纸本,行书。凡九行,每行字数不一。27.6×24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

赐益州刺史张敬忠敕书(书法)

赐益州刺史张敬忠敕书(书法):【简介】: 唐玄宗书于开元十二年(724)。搨本,行书,整搨约112.5×59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八)。 【赏析】: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神武聪明的皇帝,《书小史》中称他“善骑射,通音律、曆象之学,好图..

张承祚墓誌(书法)

张承祚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绵州涪城县丞吴郡张府君墓誌铭》。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十一月二十九日刻。行楷。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53.2×53.2cm。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归李根源。李根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