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栖巖道场舍利塔碑(书法)

首山栖巖道场舍利塔碑(书法):

【简介】:

全称《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巖道场舍利塔之碑》。无年月。正书。三十五行,行七十五字,有方界格。据《金石萃编》:碑高三尺五寸,宽二尺六寸。《金石录》考作隋仁寿二年(602)刻;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考爲大业三年(607)所立。因石质斑驳,满身小点,俗称《鱼子碑》。会稽贺德仁撰文。在山西永济东南二十五里条山栖巖寺。

【集评】:

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碑字笔法缜密高浑。”

【赏析】:

隋代是南北朝书法的交滙融合与发展时期,也是唐代楷书规模的奠基时期,它的面貌与内涵颇爲複杂,缺乏明确独立的特徵。正是这样,它也有着较大程度的自由和选择,《首山栖巖道场舍利塔碑》即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首山栖巖道场舍利塔碑》字势欹侧,用笔中含劲健、斩钉截铁,笔势有着淸楚的提按顿挫,富于节奏感和形式美。衞夫人《笔阵图》提倡“多力丰筋者圣”的创作原则,本作品足以当之。

为您推荐

马少敏墓誌并盖(书法)

马少敏墓誌并盖(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员外郞马君墓誌铭》。隋仁寿四年(604)正月刻。隷书。十七行,行十七字。46×45.5cm。盖阳文篆书“马君誌铭”二行四字。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城东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

住圣窟造像记(书法)

住圣窟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九年(589)刻。正书。三十二行,行十字。吴式芬云:“凡‘世’字皆缺笔,当是唐人续刻。”在河南安阳宝山。 【赏析】: 《住圣窟造像记》体势开阔,笔力强劲,点画线条舒展而瘦硬,虽然绝少留意..

善法寺舍利塔记(书法)

善法寺舍利塔记(书法):【简介】: 隋仁寿元年(601)刻。正书。计八十九字。尽见一剪裱本。 【赏析】: 隋唐时佛敎流行中国,衆多的舍利宝塔拔地而起,传世的塔铭墨搨累见不鲜。 隋《善法寺舍利塔记》刻于公元七世纪的最初一年..

章仇等造像记(书法)

樊敬贤樊子略等造像记(书法)

樊敬贤樊子略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五年(585)五月刻。正书。有界格。十行,行二十四字。题名一列二行。侧有题名五列,列十三至十七行。 【赏析】: 隋代楷书字体渐趋成熟,字形由扁变方,笔画也由倾斜而归于平正。这..

正解寺残碑(书法)

正解寺残碑(书法):【简介】: 亦称《崇宁寺造弥勒大像记》。隋开皇十六年(596)四月立。隷书。残爲四段。首段存“灵山川吐纳”等十六行,二段存“以……岫云长覆世界”等十六字。三段存“风调”等字二十一行。四段存“假自..

元英曁妻崔麝香墓誌并盖(书法)

元英曁妻崔麝香墓誌并盖(书法):【简介】: 隋开皇五年(585)七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八字。盖正书“故颍州别驾元洪儁墓誌大隋开皇五年七月一日合葬”二十二字。42.7×43.5cm。出土地不详。曾归端方。赵万里辑入《汉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