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隋开皇七年(587)九月刻。正书。十行,行十一字。在山东历城东南三十里东佛峪。
【赏析】:
传统书法以凝重沉实的笔法较爲常见,因以体现阳刚之气和浑厚雄强的力的美感。《比丘尼静元造像记》则相反,用笔走偏锋而轻曼潺湲,追求阴柔之气和妩媚娴静的安适。所以通篇气韵端庄秀美,具有脱俗的高雅与平和,用“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话来形容,似不爲过。但是,物极而反,阴盛而阳衰,“有女郞才,无丈夫气”使作品不免缺憾过多,难入上流。
【简介】:
隋开皇七年(587)九月刻。正书。十行,行十一字。在山东历城东南三十里东佛峪。
【赏析】:
传统书法以凝重沉实的笔法较爲常见,因以体现阳刚之气和浑厚雄强的力的美感。《比丘尼静元造像记》则相反,用笔走偏锋而轻曼潺湲,追求阴柔之气和妩媚娴静的安适。所以通篇气韵端庄秀美,具有脱俗的高雅与平和,用“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话来形容,似不爲过。但是,物极而反,阴盛而阳衰,“有女郞才,无丈夫气”使作品不免缺憾过多,难入上流。
张元象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十六年(596)二月刻。正书。十六行,前九行,行十至十一字;后七行,行八至九字。后题名二列,上列六行,下列七行。曾归登州张氏。 【赏析】: 隋代是楷书呈多样化风格的时期,成熟化的楷书与魏碑..
李景崇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七年(587)八月刻。正书。十行,行八字。27.6×36.6cm。 【赏析】: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楷这座楷书艺术的最高峰决定了唐代法度森严的“尙法”书风的凛然之气。然而唐楷的黄..
袁子才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八年(588)四月刻。正书。八行,行十二字。在河北磁县响堂山下层第一窟左壁后。 【赏析】: 《袁子才造像记》字势方广开朗,用笔轻劲瘦硬,时杂隷书笔意,从而避免了僵死不化的弊病。由于它..
张辉造观音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九年(589)七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四至六字不等。陕西泾阳出土。曾归诸城刘燕庭。 【赏析】: 此石书风犀利,气势开张,顺行走笔,不拘绳法,一改北朝碑版粗率朴拙爲遒劲精丽,其中隷意不尽,..
卢文构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隋故长陵县令卢君墓誌铭》。隋仁寿元年(601)二月刻。正书。二十七行,行二十七字。67.5×67.5cm。1929年河北涿县出土。归北京图书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