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子悦墓誌(书法)

赫连子悦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齐故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僕射吏部尙书太常卿食贝丘县干赫连公墓誌》。北齐武平四年(573)十一月刻。隷书。三十六行,行三十六字。68×69cm。盖阳文篆书“齐开府僕射赫连公铭”三行,行三字。河南安阳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誌从碑文看是武平四年的刻石,但北齐以武平爲年号的有两次,一是后主高纬,一是高绍义嗣位时,但高绍义称帝未及四年而亡,因此,可以推断这墓誌是后主时代所成。

墓誌盖九字,即“齐开府僕射赫连公铭”。这个盖文很有特色,结体方正而笔法圆满,虽是篆书,却没有铁线曲引的痕迹,气势十分庄肃,“连”、“铭”的偏旁,装饰性很强。一般地说,碑额墓盖,近似招牌,爲要醒目、求美化,故有装饰性。

誌文字数之多,章法之密,是碑刻中少见的。从头至尾,字字严谨平正,一丝不苟,虽无汉代刻石雄强多变的风格,却有纯正安适的气象。如果我们比较着盖书誌文欣赏,便会有相映成趣之感。

为您推荐

金刚般若经(书法)

金刚般若经(书法):【简介】: 北周摩崖刻经。无年月。体在隷、楷之间,兼有篆、草笔意。自“佛言善男子”起,至“无生法忍”止,共十行,行四十八至五十字不等,末行六字,共八百五十余字,字径四十至六十公分。石在山东邹县小铁山。..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书法)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武平二年(571)六月刻。正书。三十一行,行八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结体方正疏阔,用笔倔强曲拗、多骨而微肉,转折处不作明确的楷法提按,採用虬..

高昌写本急就篇(书法)

高昌写本急就篇(书法):【简介】: 一九六〇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三七号墓出土,延昌八年(568)书,正书。今存新疆博物馆。《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书法丛刊》第十一辑收入。 【赏析】: 高昌远在西域,其砖文传搨和着..

韩永义等造七佛宝堪碑(书法)

高僧护墓誌(书法)

高僧护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通直散骑常侍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高君墓誌铭》。北齐武平四年(573)十一月刻。隷书。十五行,行十六字。40.8×40.3cm。河南安阳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

法朗造像记(书法)

法朗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法朗造像》。北齐天统四年(568)四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二至十五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法朗造像记》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工匠凿刻的痕迹,剔除这个因素之后..

曹恪碑(书法)

曹恪碑(书法):【简介】: 全称《谯郡太守曹恪碑》。北周天和五年(570)立。正书。二十六行,行五十一字。旧在山西安邑,移置太原傅靑主祠。旧搨本三行“君即其后”之“其后”二字未泐。《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