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像记(书法)

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齐皇建二年(561)五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四字。前题名二人,后题名三列,列二十二行。题名后爲《张强族造像记》四行。在山西平定。《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齐的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像在书法上的特点与很多的民间石刻相近。它的拙朴的造形和刀凿斧削的痕迹,都表现了一种虔诚地想要尽力表达庄严持重色彩的主观愿望。由于时代的关係,加上书刻者并非经过长期训练的高手,仍然没有能够达到眞正严整匀称的境地。但也正因爲如此,才没有让森严的结构笔法的戒律把灵动变化的意向都消磨掉。

应当注意到这个造像石刻的一个细节特点,就是许多作爲主笔的竪画被处理成剑刃一般向下垂直,有一种沉重而锋利的力感,如“阳”、“像”、“信”等字都是这样。这种曾经在《吴天发神忏碑》中大量使用的方法在北齐造像中也同样地出现,又被后来接近碑刻一路的书家借用在墨迹中,试看欧阳询《卜商帖》中的竪画,是何等的相似啊!

为您推荐

高健墓誌(书法)

高健墓誌(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六年(555)十月刻。正书。三十四行,行三十四字。盖篆书“齐故齐凔二州刺史高公墓铭”四行,行三字。74×75.6cm。河北磁县出土,曾归上虞罗振玉、武进陶湘。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三年(552)三月刻。正书。上记二十行,行七字。下题名,像前二列:上列五行;下列四行。像后三列:上列八行;下二列,列各九行。曾归丹徒刘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项穆《书..

天柱山铭(书法)

天柱山铭(书法):【简介】: 北齐郑述祖书。天统元年(565)五月刻。摩崖石刻。隷书。二十九行,行二十三字,字径一寸六分。额隷书“天柱山铭”。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集评】: 淸杨守敬《平碑记》:“与所书《夫子庙碑》不甚同,..

梁罢村缯□合率邑子七十人造像记(书法)

王景炽造像记(书法)

王景炽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三年(522)二月刻。正书。泐存二十八行,行十余字。题名二列。旧在河南武陟十九里余会村念定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齐造像书法在精于碑学的康有爲看来,与魏之碑..

高百年妃斛律氏墓誌(书法)

高百年妃斛律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乐陵王妃斛律氏墓誌铭》。北齐河淸三年(564)三月刻。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三字。67×67cm。盖阳文篆书“齐故乐陵王妃斛律氏墓誌铭”三行,行三字。一九一七年河北磁县出土..

比丘僧邑义造像记(书法)

比丘僧邑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乾明元年(560)七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两石各高二尺七寸,广一尺四寸五分。”石断爲二。正书。存十一行,行二十四字。有阴侧。淸道光二十四年(1844)山东兰山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