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山诗(书法)

虎头山诗(书法):

【简介】:

宋·文天祥书。搨本。每页29.5×14.1cm。东京书道博物馆藏。刻入停云馆法帖。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文天祥是用笔醮着血泪,和着激愤,合着愁思写下了《虎头山诗》,那“泣血”两字中“点”使人想像到他涕泗滂沱的情景,而“血”字上一撇的弯曲和下一横开端的涩重,则犹如见到一泓血泊,这是从他心中流出。大约文天祥不会也不可能在考虑到自己是在创作书法作品,而完全是出于一种情怀激烈的驱使。因此这幅法书不是诞生在孙过庭所说的“神怡务閑”之中,而是在刀丛边、在囚室裏挥泪泣血下成就的。文天祥此书法中的笔触偏细,牵联者较多,颇类他郁结的心境、思緖的繁杂。“虎头山下”其中“头山下”三字联绵,是恨,是怨,是仇,是怒的不尽不止的象徵。然而他的书体淸疏挺竦,没有狂怪之面目、狼藉之点画,笔墨间浓郁地洋溢着书卷气,表现出儒家风度。儒家精神已深深渗透在他的人格中、书艺中。文天祥临刑从容,衣带中有讚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是爲人仁至义尽,而爲书作字必笔画精妙,皆不苟且,《虎头山诗》不是有意的法书创作,却精緻淸劲,脱去俗气,正是文天祥的人格与气质的外现。

传统的书艺评论,重书重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靑”,震慑多少代志士的心灵!因此历代论者,见其书则起敬起爱。正如明李时勉云:“观公劄子,其忠正之气,凛然见于言词之间,俯仰慨慕之余,若将见之。”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文天祥挥泪泣血之法书中,除了看到泪与血,看到他的淸雅的儒者风度,还看到充斥在其中的正气!这给我们研究书法的抒情性提供了思考的材料,并啓示我们书法的抒性写情,能表现出异常丰富的内涵。书写的内容、书写时环境、书者的气质、审美追求等等,不是一个模式能囊括的,而是一种极複杂的诸因素的有机融合。

为您推荐

邻墙帖(书法)

邻墙帖(书法):【简介】: 宋·眞德秀书。纸本。行草书。尺牍一则。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七字。28.1×36.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集评】: 明王鏊《震泽集》:“眞西山先生书..

谢昌元座右铭辞卷(书法)

谢昌元座右铭辞卷(书法):【简介】: 宋·文天祥书于一二七三年,时年三十八岁。纸本。草书。36.7×335.7cm。《寓意编》、《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等着录。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集..

杂诗帖(书法)

杂诗帖(书法):【简介】: 宋·吴琚书。纸本。行书。共十九页,每页高26cm,宽约11cm不等。故宫博物院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赏析】: 吴琚此行书诗幅,书风沉着痛快,确有米蒂的“如快剑斲阵,强弩射千里”的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书法)

乔行简(书法)

乔行简(书法):【小传】: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宋理宗淳祐元年(1156—1241)。字寿朋,东阳人,绍兴间进士,历淮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理宗时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寻拜右丞相,端平三年拜左丞相。嘉熙间拜平章军国重事。封益国公..

文天祥(书法)

文天祥(书法):【小传】: 宋理宗端平三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吉,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二十岁举进士,理宗亲拔第一。历知瑞、赣等州,咸淳中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衞王立,加少保,封信国公。..

偈颂(书法)

偈颂(书法):【简介】: 宋·虚堂智愚。纸本。28.5×715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这一偈颂的书艺也有一种美的波动传达于观者之心灵,并且越细緻体察,越觉其韵趣盎然。其一,形成一些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