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劳帖(书法)

尘劳帖(书法):

【简介】:

宋·敦儒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八字。31.3×43.1cm。《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三)。载入《故宫书画录》卷三。

【赏析】:

长期身爲布衣,屡召而不至,但当赵宋王朝只存下半壁江山的时候,他却奉召而爲进士,当起官来了。他当官后依附了投降派秦桧,因此秦桧一死,即被罢官。但他却又写过这样悲慷激昂的词:“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痛失国土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朱敦儒的矛盾性格的表现。

人说他的书法是学五代杨凝式的,而杨凝式也是充满着内心矛盾的。杨凝式身爲朝廷命官,赴衙门不乘轿子,却喜欢步行而去,书法上则写出了带有怪意的《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朱敦儒的这件书法旣不同程度地承袭了杨凝式的书法风格,又是他矛盾性格的外洩。

当他的笔触在缓缓向下流动的时候,好像有一股来自左右的力在制约着,故其纵向的线条常带波动。左右结构也特别夸张着一种斜势。这是酷似杨凝式的一面。但杨凝式的字形特别窄长,而朱敦儒的字却夹杂着许多横宽之形。或拉开左右结构的距离,字的中间留下空疏;或拉长横画,缩短竪画。这缩短竪画,似乎从苏东坡那儿来;而拉长横画,又似乎从黄庭坚那儿来。字形忽大忽小,又似乎开了淸朝郑板桥乱石铺街体的先河。

为您推荐

王升(书法)

王升(书法):【小传】: 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一作1072)。卒年不详。一作王升。字逸老,汴(今河南开封)人。政、宣间被召补右爵。南渡后居嘉禾羔羊里,号羔羊居士。时高宗留神翰墨,召对蒙眷。官至正史。工草书,笔势奇伟,殊有..

久寓帖(书法)

久寓帖(书法):【简介】: 宋·端友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五字。30.4×46.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三)。【赏析】: 宋代承晋唐余緖..

蔡卞(书法)

蔡卞(书法):【小传】: 宋仁宗嘉祐三年—宋徽宗政和七年(1058—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之弟。熙宁三年与京同登进士第。绍圣四年拜尙书右丞。徽宗时加观文殿学士,检校少保。卒,謚文正。与兄京不和。绍兴..

又啓帖(书法)

淡墨秋山诗帖(书法)

淡墨秋山诗帖(书法):【简介】: 宋·米蒂书。行书墨迹。纸本。五行,二十八字。29.1×31.9cm。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等鑒藏印。收入故宫博物院《米蒂诗牍》册。《三希堂法帖》摹刻。《墨缘汇观》着录。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

致子昭知县学士尺牍(书法)

致子昭知县学士尺牍(书法):【简介】: 宋·阁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七字。34×36.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爲《宋人法书册》中之一幅。《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

阁下帖(书法)

阁下帖(书法):【简介】: 宋·梦得书。纸本。行楷书。尺牍一则。凡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零四字。30.2×2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