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帖(书法)

春寒帖(书法):

【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书。凡八行,共四十九字。24.5×2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苏辙的这页尺牍,乍一看,酷似其兄苏轼的手笔。然而细细分辨,见诸其兄笔端的雍容、富态、豪放、烂漫的情趣已消失了,代而出现的只是结构的严谨,用笔的精整,小心翼翼地专注于技巧而掩饰自己性情的发挥。在这裏,用笔的提按充分地被注意,时时收住的笔端毫无多余之感,时稳时显的结构刚刚透露出某种自由感,却由紧密的笔致安排导出了收而不放的调子。如果说,在这裏还能见出随意的话,那么,这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随意,是一种随着技巧的高度熟练而带来的随意。

苏洵对自己的儿子十分了解。他在《名二子》这篇百字短文中,颇有趣味地解释了同是与车有关的轼、辙的不同地位,并引出了自己的判断:担心轼(车扶把)太露而不善保护自己,而辙则因对车无功又无过而善处于祸福之间。这个看法对于苏氏兄弟的性格来说,可谓一言中的。

苏辙一生极佩服苏轼,他的字明显受兄影响,但正是他与苏轼的不同性格,决定了他的取捨态度。他在作书时,执笔很紧而腕又着纸,一副严谨不苟的样子,这与苏轼的“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的不自缘饰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人云字如其人。信然!

为您推荐

廷平郭君帖(书法)

廷平郭君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6.4×30.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一)。 【赏析】: 以文章、翰墨妙天下的苏东坡,其尺牍书更是奇崛眞率,姿态..

致运句太博尺牍(书法)

致运句太博尺牍(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5.6×24.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三)。 【赏析】: 此帖爲东坡尺牍中精彩之作,是写给“太博阁下”的“感谢信”。其文风、书风..

车马帖(书法)

车马帖(书法):【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楷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四字。刊于《故宫周刊》、故宫博物院《宋人法书》。 【赏析】: 苏辙的书法受其兄苏轼影响是极深刻的。其点画、结体、行气均以苏字爲规模,..

遗过子尺牍(书法)

一夜帖(书法)

一夜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四期。【集评】: 淸吴其贞《书画记》:“书法流洒,神采动人。但此帖临摹最多,惟此肥不露肉,人莫能及。” 【赏析】: 此帖爲苏东坡书..

群玉堂苏帖(书法)

群玉堂苏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刻帖。搨本。29×17.4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赏析】: 苏轼说过:“余书如绵裹铁。”我们在他五十多岁时创作的《群玉堂苏帖》中感受到这一点。 他取法“二王”、颜眞..

见访帖(书法)

见访帖(书法):【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二字。24.5×2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三苏”中的苏辙名气诚然不及其父兄,但毕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