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谒帖(书法)

上谒帖(书法):

【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书。25.3×14.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苏辙的书法受苏轼的影响极大,两人风格如出一辙,从这件尺牍中可以得到印证。苏辙的这件尺牍,虽寥寥十五字,却写得十分精彩。作者用笔自然,信手拈来,天然趣成,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作者落笔常以顺势露锋而下,淸秀而不轻飘;行笔凝炼厚重,提按分明,不失其灵动。结体平整中取斜势,字形约呈扁方,左右舒展,充分体现妩媚多姿的宋人尙意书风。神态安详,稳重而又有韵感,观其书作如听一支名曲,流水行云,回味无穷。

苏辙虽爲三苏之一,但他的书法成就显然不及苏轼,在书法研究上所花的功夫也不及苏轼;然而他的书法能写得如此自然,毫不做作,这是十分难得的。至于苏辙与苏轼的书风爲何如此相似,这也许与他们兄弟俩在艺术上有相似的观点有关,更何况一种书风的形成并不单靠某一人的努力,而是周围一大批书法家相互影响、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苏轼书风的形成也不能说没有苏辙等人相互影响的作用,这也是欣赏这件尺牍后给我们的一点啓示。

为您推荐

致运句太博尺牍(书法)

致运句太博尺牍(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5.6×24.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三)。 【赏析】: 此帖爲东坡尺牍中精彩之作,是写给“太博阁下”的“感谢信”。其文风、书风..

车马帖(书法)

车马帖(书法):【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楷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四字。刊于《故宫周刊》、故宫博物院《宋人法书》。 【赏析】: 苏辙的书法受其兄苏轼影响是极深刻的。其点画、结体、行气均以苏字爲规模,..

遗过子尺牍(书法)

遗过子尺牍(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4.2×26.7cm。书于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六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等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 【赏析】: “宋四..

一夜帖(书法)

群玉堂苏帖(书法)

群玉堂苏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刻帖。搨本。29×17.4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赏析】: 苏轼说过:“余书如绵裹铁。”我们在他五十多岁时创作的《群玉堂苏帖》中感受到这一点。 他取法“二王”、颜眞..

见访帖(书法)

见访帖(书法):【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二字。24.5×2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三苏”中的苏辙名气诚然不及其父兄,但毕竟还是“..

和苏东坡诗卷(书法)

和苏东坡诗卷(书法):【简介】: 宋·王诜书。绢本。行书。凡一百零二行,每行字数不一。高20.6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从作品上看,无论是行气,字的结体都是力求得四家韵致和笔意,尤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