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龙说卷(书法)

谪龙说卷(书法):

【简介】:

元·康里巎巎书。纸本。28.8×137.9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在赵孟頫统治元代书坛的时候,康里巎巎崛起于西北边疆并堪与之抗衡,遂让中原书家们刮目相看。当时,他的书法,无论片纸只言,人人争相购存以爲宝贵,其价如金玉。读一读这件《谪龙说》,就可以明白这绝非偶然,至少其草书绝不在赵子昂之下。

康里子山的草书仍出自晋人,特别是王羲之一路。这件作品秀媚中透出遒劲之势,乍看挥洒自如,细味神采雄奇。通篇笔意宛转灵动,转折劲健,确爲元人书中所罕见。

康里巎巎用笔多出锋犀利,仿彿直往直来而无所含藏,有时也的确显得有点锋芒太露,不够沉着。此件手稿,未经石工刻镌的剥蚀,这个特点更是显然于笔端。但比之于赵子昂的秀媚婉约,仿彿倒有一种高迈昂扬之气,质朴而无所顾忌,反让人觉得十分可爱了。

此作品读后让人想起王羲之《丧乱帖》,通篇韵胜于意,意高于法。尤以后半部分爲佳,或许是随意写下去,越写到得意处,越进入法无定法的化境,令人不禁拍案叫绝。直至终篇,意犹未尽,力尙有余。难怪有人说他“结法少疏”。有些字确乎难以用法度规其深浅,惟以韵气高出一着,这倒是眞的。据说康里巎巎每天办公之后,必要写上千字然后才开饭。他听说赵孟頫自称日写万字后,并不以爲然,说“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辍笔。”(见《辍耕录》)此言虽略觉夸张,但也可见其心手之健朗和用功之勤勉。而且更令人叹佩的是,他这样精勤于书法,却并不像赵孟頫之烂熟伤雅,而始终能使书中韵气高古,这是极难能可贵的。

为您推荐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简介】: 元·杨维桢书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时年七十岁。纸本。行书。28.9×145.8cm。日本东京私人收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作者係元末明初一..

致彦淸都司相公尺牍(书法)

致彦淸都司相公尺牍(书法):【简介】: 元·赵雍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六十七字。刊于《故宫周刊》。 【赏析】: 此书优雅淸俊、风流倜傥。该书风颇似元代大书家赵孟頫书风韵致,其笔态又蕴五代杨..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简介】: 元·陆居仁书于明洪武四年(1371)。纸本。草书。题跋一则。42.7×205.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赏析】: 草书贵动。这里所言之动,乃草书形象及其组合..

七言二律诗帖(书法)

眞镜庵募缘疏卷(书法)

眞镜庵募缘疏卷(书法):【简介】: 元·杨维桢书。纸本。行书。33.3×278.4cm。后有都穆,曹三才,钱大昕等跋。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拗强淸劲,个性鲜明,这是杨维..

倪瓒(书法)

倪瓒(书法):【小传】: 元成宗大德五年—明太祖洪武七年(1301—1374)。字元鎭,初名珽。尝自称倪迂、嫩瓒、东海瓒。变姓名曰奚元朗,又曰元映。号云林、又署云林子、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氏、凈名居士、朱阳馆主、萧閑仙卿、幻..

赵雍(书法)

赵雍(书法):【小传】: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卒年不详。字仲穆。湖州(今江苏湖州)人。孟頫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以书、画知名于世。工眞、行、草、篆。篆书取法李斯、李阳冰而得淸劲之趣。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