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镜庵募缘疏卷(书法)

眞镜庵募缘疏卷(书法):

【简介】:

元·杨维桢书。纸本。行书。33.3×278.4cm。后有都穆,曹三才,钱大昕等跋。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

【赏析】:

拗强淸劲,个性鲜明,这是杨维桢《眞镜庵募缘疏》的最大特点。作品章局变化丰富,奇怪百出,且浑融和谐,体现出作者巨大的胆识和气魄。使人感到未出幽谷,又至深渊,山上山下,树异石奇,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笔墨技巧尤爲精湛独到。“胸中具磅礴之气,腕间担眞实之力”,运笔铁画银鈎,无比刚健雄强,虚处愈见其实,尤爲难能可贵。这是一幅体现阳刚之美的典型作品。其间刚柔、动静、轻重、强弱、虚实、隐显极尽变化,堪称笔力惊绝,力遒韵雅。

杨维桢确实不凡,无疑他是深通书道的。其任性姿情,随心所欲的指导思想,使之个性得到彻底解放,现出他在艺术创作上蔑视一切,爲所欲爲的自由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杨维桢,使得他的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在元代书林中,杨维桢是一位独步书坛、最富个性魅力的书家。在赵孟頫的软媚书风几乎笼罩整个元代书坛的氛围中,能杀出杨维桢这样一个奇杰怪才,实属不易。由此见出叛逆性格、革新精神在艺术创造上的价値。

为您推荐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简介】: 元·杨维桢书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时年七十岁。纸本。行书。28.9×145.8cm。日本东京私人收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作者係元末明初一..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简介】: 元·陆居仁书于明洪武四年(1371)。纸本。草书。题跋一则。42.7×205.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赏析】: 草书贵动。这里所言之动,乃草书形象及其组合..

七言二律诗帖(书法)

七言二律诗帖(书法):【简介】: 元·周伯琦。纸本。行书。凡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二十七字。27.8×61.4cm。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赏析】: 《至日遣兴》..

倪瓒(书法)

赵雍(书法)

赵雍(书法):【小传】: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卒年不详。字仲穆。湖州(今江苏湖州)人。孟頫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以书、画知名于世。工眞、行、草、篆。篆书取法李斯、李阳冰而得淸劲之趣。眞..

致彦中州判贤友尺牍(书法)

致彦中州判贤友尺牍(书法):【简介】: 元·康里巎巎书。纸本。行草书。30.3×24cm。《石渠宝笈》着录。刊于《故宫周刊》。 【赏析】: 在古人足迹上亦步亦趋的元代书法,总的来看,成就不大。但学古有成且较能体现个人风采的,..

七言律诗帖(书法)

七言律诗帖(书法):【简介】: 元·郭畀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八字。27.2×42.6cm。书诗一首。《石渠宝笈续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