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代·孙中山书于民国十三年(1924)。行书,纸本。凡三页。页六行款另行,共十九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
【赏析】:
中山此札有敦厚之韵,逶迤之势。其形取横式,有《宣示表》、《荐季直表》之宽厚舒博,其笔意有《出师颂》、《争座位》之凝重流便。常言书如其人。中山爲人有泰山之重,爲书有沉毅之风,此帖足以体其心,感其情。此札写于一九二四年,国事纷忧,战事重开,笔锋裹风云之气。云及“死生”之处,令人又忆及颜鲁公《祭侄稿》之悲壮勇烈之氛围,内心惊警而沉重。
【简介】:
近代·孙中山书于民国十三年(1924)。行书,纸本。凡三页。页六行款另行,共十九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
【赏析】:
中山此札有敦厚之韵,逶迤之势。其形取横式,有《宣示表》、《荐季直表》之宽厚舒博,其笔意有《出师颂》、《争座位》之凝重流便。常言书如其人。中山爲人有泰山之重,爲书有沉毅之风,此帖足以体其心,感其情。此札写于一九二四年,国事纷忧,战事重开,笔锋裹风云之气。云及“死生”之处,令人又忆及颜鲁公《祭侄稿》之悲壮勇烈之氛围,内心惊警而沉重。
临毛公敦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黄宾虹书。纸本。篆书。凡四行,共三十六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黄宾虹行书、草书的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丰润而不肥肿、苍劲而不枯燥,有棉里裹铁、沙中藏金之妙。他的..
黄宾虹(书法):【小传】: (1864—1955)原名质,字朴存,一作滨虹,曾署予向,又号大千,中年更号宾虹,后以号行。安徽歙县人。工山水画,兼擅诗、文、书、印。早年从李国柽、陈春帆习画与篆刻,钻研碑帖。后致力山水,作画浑厚华滋、意境..
高台多悲风轴(书法):【简介】: 近代·章炳麟书。纸本,篆书。凡四行,共六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如果说何绍基笔下的小篆是由草书笔法写成,那么章炳麟的这轴大篆就是由行书笔法写成的。 章氏篆书与近..
甲骨文七言联(书法):【简介】: 近代·罗振玉书。纸本。甲骨文。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24)。【赏析】: 此幅甲骨七言对联释文曰:“明月初上乐今夕,旧雨不来追昔游”。 虽然甲骨文距..
赠秋兰世妹诗轴(书法):【简介】: 现代·齐白石书。纸本。行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五行,共三十五字。刊于《书谱》一九八六年第六期。【赏析】: 在齐白石二十七岁那年,由于才华成就较高,倍受前辈胡沁园的鼓励和扶植。由此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