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七言联(书法)

甲骨文七言联(书法):

【简介】:

近代·罗振玉书。纸本。甲骨文。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24)。

【赏析】:

此幅甲骨七言对联释文曰:“明月初上乐今夕,旧雨不来追昔游”。

虽然甲骨文距今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但甲骨文的出士、发现及研究还仅仅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十九世纪末,在我国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后冈村等地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这些地方,原是商王朝迁殷后的都城),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文字称之爲甲骨文。经刘铁云、王懿荣、罗振玉等人考证,断爲殷代物,是殷王室占卜、记事的文字。甲骨文字大多是用刀刻的,也有在甲骨和器物上直接用毛笔书写的。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其笔画比较丰满,风格与刀刻的甲骨文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书写还是镌刻,其技巧都十分精妙,刀法熟练自如,字形大小不一,淸瘦挺拔,结体错落多姿,章法参差疏朗,显露出一种古朴烂漫的意趣。

甲骨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甲骨文已经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中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即一种是严谨、优美、温润;另一种是纵逸、粗犷、劲峭。罗振玉的这幅甲骨七言对联的风格属于前一种风格,用笔秀润、格调淸丽。殷代末期帝辛时鹿头骨上的刻辞,与此相近。从结体来看,对称性比较明显,大小一律,整篇排列也较齐,流露出装饰和美化的痕迹,却失弃了质朴的美和粗犷的气势。

为您推荐

临毛公敦书轴(书法)

临毛公敦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黄宾虹书。纸本。篆书。凡四行,共三十六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黄宾虹行书、草书的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丰润而不肥肿、苍劲而不枯燥,有棉里裹铁、沙中藏金之妙。他的..

黄宾虹(书法)

黄宾虹(书法):【小传】: (1864—1955)原名质,字朴存,一作滨虹,曾署予向,又号大千,中年更号宾虹,后以号行。安徽歙县人。工山水画,兼擅诗、文、书、印。早年从李国柽、陈春帆习画与篆刻,钻研碑帖。后致力山水,作画浑厚华滋、意境..

高台多悲风轴(书法)

高台多悲风轴(书法):【简介】: 近代·章炳麟书。纸本,篆书。凡四行,共六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如果说何绍基笔下的小篆是由草书笔法写成,那么章炳麟的这轴大篆就是由行书笔法写成的。 章氏篆书与近..

赠秋兰世妹诗轴(书法)

章炳麟(书法)

章炳麟(书法):【小传】: (1867—1936)字枚叔。更名绛,改字太炎。浙江余杭人。爲一代国学宗师,尤擅古音韵文字学。善书法,篆籀古朴浑厚,劲健绝伦,有篆书《千字文》待刊;楷行朴拙苍雄。着有《春秋左传读叙录》、《刘子政左氏说..

赠春渠仁兄轴(书法)

赠春渠仁兄轴(书法):【简介】: 近代·罗振玉书。纸本。篆书。凡三行,共三十八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赏析】: 淸代篆书大振,善篆书者甚多,有“古文字旧派”、“书家派”、“古文字学新派”、“古文字学旧派”四派之说..

乐天行书题词轴(书法)

乐天行书题词轴(书法):【简介】: 近代·孙中山书。纸本。行楷书。正文两字,凡三行,共八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孙中山此幅题词,信手写来,却颇富书趣。此书用笔似从东坡,笔画饱满圆劲,雍容大度;结体扁方,字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