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文献通考》云:辽自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
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
按传国玺,秦始皇作,唐更名承天宝,后遂亡失,晋亡,归辽。
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摹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辽主延禧杀其子晋王敖卢斡,遂走云中,遗玉玺于桑干河。)
《续文献通考》云:辽自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
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
按传国玺,秦始皇作,唐更名承天宝,后遂亡失,晋亡,归辽。
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摹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辽主延禧杀其子晋王敖卢斡,遂走云中,遗玉玺于桑干河。)
[书法]三角势:“永”字八法中“侧”法异势之一种。又分“直三角势”、“横三角势”、“覆三角势”等。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三角与四角点用处略同,各随其轻重耳。‘言’、‘戈’等字用之,《书法三昧..
[书法]三指法:执笔法之一。以大指、食指、中指三指执管,无名指与小指拳入掌中。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执笔卷第二》云:“(文征明曰)其尤妙能三指搦管,虚腕疾书,令人莫能及也。(原注:方明诀曰:既以双指包管,亦当五指并执,又..
[书法]九宫:有两义:①古时书家认为凡字均有八面,而八面点画又皆拱向中心,即“中宫”,故而形成八面拱心之“九宫”。元陈绎曾《翰林要诀·方法》云:“八面,俱满者方可提飞。九宫囲,八面点画皆拱中心。”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
[书法]三画法:指写重叠三横画的方法。强调无论是真、行、草均要求变化。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三画法,口诀云:上潜锋平勒,中背笔仰策,下紧趯复收,各递相解摘。古经云:‘《黄庭》“三门”字用草法,上衄侧,中策,下奋笔..
[书法]八面:古人认为每个字形均有八面,即九宫之外围。虽“一”、“丨”亦皆有八面。书写时,形虽不变,而势所趋背各有情态。所谓势者,应以一为主,而七面之势皆倾向之。势又有虚有实,善书者,下笔自有八面威风;不善书者,虽填满四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