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丛考》

    《金文丛考》 : 铜器铭文研究著作。郭沫若于1932年著,与《两周金文辞大系》为姊妹篇。内容包括《金文丛考》8篇,《金文馀释》释字16篇,《新出四器铭考释》4篇,《金文韵读补遗》共40器。其中"丛考"部分论金文中所表现的周人的传统思想、谥法的起源、彝器人名的字义以及毛公鼎的年代等,考证详明,多非前人所能道。论毛公鼎的年代一文,从铭辞中所透露的历史背景,从文辞中的熟语跟《诗》、《书》中文句的比较,从器物的花纹与形式等几方面来考察,推定其为宣王时器,可谓尽考证之能事。以此为法,可以做为判断彝器时代的准绳。其他解字辨韵各篇,大都可为定论。1954年作者把本书又与《金文馀释之馀》、《古代铭刻汇考》和《古代铭刻汇考续编》中有关金文部分汇集为一书,仍名《金文丛考》。


为您推荐

金文

金文 :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见图)。   宋代人创立金石学,研究金和石上的铭刻,金以铜器为主而不限于铜,古今一切金属物品上的铭文皆在收集之列。这样,内容杂乱..

《积微居金文说》

《积微居金文说》 : 解释铜器铭文的书。杨树达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1952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解释清代金文书籍所著录的两周铜器铭文为主,所涉及的铜器有239器,收文286篇,按著作时间先后排列,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