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铭(书法)

利簋铭(书法):

【简介】:

武王时器。一九七六年于陕西临潼零口公社出土。拓本。大篆。铭文四行,三十二字。它是目前有关武王伐商文物遗存的最重要发现。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利簋》作于武王克殷之后,铭文载着胜利者的微笑和从容,踌躇满志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件十分工整规範的作品。“利”获得武王赏赐而作器铭记,以示尊崇和荣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无论是请人书写,还是自书,都不能不诚惶诚恐,严肃认眞。所以,作品首先给人以端庄肃穆的感觉。其次,作品的笔法虽直而没有商人的强悍,虽曲而没有商人的坚挺,它所注意的只是平和凝重,追求的是一种内敛的精神。再次,字形结体在纵势协调的情况下,适当地作出极纵、宽狭、方圆、大小等变化,构成了规範而能变化的节律,观之如闻《韶》、《雅》,这也许正是后来周公制礼作乐的民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结构吧。如果比之后来成熟的金文大篆,不难发现它们在神韵上的相通之处,这对我们进一步寻绎周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精神,还是颇有啓示和裨益的。

为您推荐

司母戊方鼎铭(书法)

司母戊方鼎铭(书法):【简介】: 商代晚期器铭,一九三九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商墓。鼎方形,通高133cm、器口110×78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爲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靑铜礼器。腹壁铸铭文“司(或释后)母戊”三字。据考“母戊”爲武..

小子卣铭(书法)

小子卣铭(书法):【简介】: 商代晚期器铭(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一世纪)。搨本。大篆。器盖文一行三字。器文五行,行九至十三字不等,约四十余字。第五行字数不淸。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应该说,这..

甲骨文朱书、墨书作品(书法)

甲骨文朱书、墨书作品(书法):【简介】: 在研究甲骨文书刻问题上,有的专家认爲是先用毛笔书写,而后用刀契刻而成的;大多数专家则认爲是直接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今日从出土的大量甲骨中,可见到少数的甲骨上有朱书或墨书的..

[书法]磔

何尊铭(书法)

何尊铭(书法):【简介】: 成王时器铭。搨本,大篆。铭文十二行,存约百一十字。《商同靑铜器铭文选》收录。 【赏析】: 《何尊》铭文是西周早期最爲自由放纵的书法佳作。它那字形大小和线条粗细的悬殊对比、茂密得几乎无法分..

早期靑铜器铭文(书法)

早期靑铜器铭文(书法):【简介】: 商代晚期(前十三世纪下半叶——十二世纪中叶)靑铜器铭文,係列搨本,共八件。《三代吉金文存》收录。 【赏析】: 我们不是要从每一件具体的作品中去获得多少美感,而是希望在这个完整的发展係..

眉县大鼎铭(书法)

眉县大鼎铭(书法):【简介】: 西周早期器铭。陕西省眉县出土。搨本。大篆。四行,行七字,共二十八字。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眉县大鼎》铭文是西周早期最爲浑厚古拙的作品。它的字形高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