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甲骨文(书法)

西周甲骨文(书法):

【简介】:

除了在殷墟发现甲骨文以外,解放以后陆续发现有西周甲骨文:一九五四年在山西洪赵坊堆村,一九五六年在陕西长安张家坡,一九七五年在北京昌平白浮村西周墓中,一九七七年在陕西周原等多处。其中以周原遗址爲最多,计有字卜甲一百九十多片,每片字数不等,少者一字,多者三十余字,单字共约六百多个。文字书体纤小,需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辨识淸楚,是我国书法和微雕史上的一个奇迹。图版见《人民画报》一九七九年八月号;中华书局《古文字研究》第一辑。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

【赏析】:

周代甲骨文的特点,是细小纤丽遒劲。虽有的地方出土的字形也有较大的,目力可辨识,但出土数量极少,而出土最多,书法艺术性较高的还是数“周原”遗址出土的。这批甲骨文字,都小如芝麻,要放在放大五倍以上的放大镜下才能辨认。图(A)是放大十五倍,图(B)约爲原物放大二十三倍。从放大图中可见其卜文排列章法、结体、用刀用笔与商代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与商代不同的书风,它的结体大小长短,各随其字的笔画多少而略有差异。有的字形长短相差约一倍以上,但笔画坚挺匀称,秀劲舒展,方正大度,线条圆润,笔意刀意俱存。从章法看,通篇字形有大小,字距有疏密,但都能贯穿一气。在周原甲骨文中象形字已较商代甲骨文少得多了,而逐渐走向以线条组成的符号槪括结构。这爲春秋战国文字的发展成熟,铺垫了一个墓础。

为您推荐

小子卣铭(书法)

小子卣铭(书法):【简介】: 商代晚期器铭(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一世纪)。搨本。大篆。器盖文一行三字。器文五行,行九至十三字不等,约四十余字。第五行字数不淸。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应该说,这..

甲骨文朱书、墨书作品(书法)

甲骨文朱书、墨书作品(书法):【简介】: 在研究甲骨文书刻问题上,有的专家认爲是先用毛笔书写,而后用刀契刻而成的;大多数专家则认爲是直接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今日从出土的大量甲骨中,可见到少数的甲骨上有朱书或墨书的..

甲骨文第二时期书法(书法)

甲骨文第二时期书法(书法):【简介】: 甲骨文第二时期:祖庚、祖甲时代,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贞人有“大”、“旅”、“行”、“兄”、“喜”、“犬”、“荷”、“逐”、“尹”、“出”等。其书法风貌多工整谨饬。 【赏..

致韵人先生七言联(书法)

五期宰丰鹿骨七刻辞(书法)

五期宰丰鹿骨七刻辞(书法):【简介】: 甲骨文刻辞的材料,大多数是龟甲或兽骨上的。兽骨主要是用牛胛骨和鹿头骨,也有用牛的距骨、牛头骨或虎骨的,还有用人头骨的。这件鹿角骨刻辞较少见,其书体亦较别致,它不同于一般甲骨文契..

寿玺(书法)

寿玺(书法):寿玺(1889—1950)字石工,又字务憙,号印丐、悲风、珏盦、珏公、无量,悴公,燕客、园丁,别署咫翠、石尊者。斋馆有湘怨楼、铸梦庐、蜨芜斋,辟支堂、不食鱼斋、霞外草堂、容簃、馥秋阁、绿天精舍、景黎轩、冷荷亭,石叶..

甲骨文第五时期书法(书法)

甲骨文第五时期书法(书法):【简介】: 甲骨文第五时期,是帝乙、帝辛时代(二世二王),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贞人有:“黄”、“泳”、“立”等,因此期出土卜辞甚少,出土卜文中有三分之一爲王自贞,所以贞人也相对地减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