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柱础

[书法]柱础:

唐、宋时建筑寺观,施舍石柱,多有刻字于其上。

石柱平方四面,皆可刻字,所刻或为佛经佛号,或为施主姓名。如唐肥城孝堂山石室,宋济宁普照寺等均有石柱题字。楹柱附刻文字,早在东汉即有,然系刻于木柱。柱础上亦有刻字者,如宋海宁广福寺、吴县宝林寺等均有刻字柱础。

亦多有以残碑断碣为柱础者,清叶昌炽《语石》卷五《柱础》云:“残碑断碣往往柱础,如北海《李秀碑》为六础,今犹存两础在文信国祠堂。”唐代有官署属吏题名刻于柱者,与此所述名同实异。

参见“题咏题名”条。

为您推荐

[书法]临仿

[书法]临仿:做,仿效;效法。亦作“仿”。对照范本写下来的字,谓“仿”。“临做”指“临帖”与“仿书”,泛指对照范本学书。宋朱长文《续书断·妙品》云:欧阳通“早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惰,常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

[书法]钟繇二子

[书法]钟繇二子: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一《言语第二》云:“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

[书法]指实掌虚

[书法]指实掌虚:执笔的基本要求。用“撅”、“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五指即能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小指贴于名指之下外,其余四指均执住笔管,力在指上。如此,掌亦自然虚。此即“指实掌虚”之谓。明彭大..

[书法]临摹

[书法]咸阳得玺

[书法]咸阳得玺:《文献通考》云:哲宗绍圣三年,咸阳县民段义斸地得古玉印,光照满室。四年,上之,诏礼部御史台以下参验。五年,翰林承旨蔡京及讲议玉玺官十三员奏:按所献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背螭钮..

[书法]相管领

[书法]相管领:管,谓以上管下;领,谓以前领后。如此由一笔至全字,由一字至全篇,方能得相互呼应顾盼之妙。正如唐张怀瓘云:“虽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欧阳询《三十六法》云:“相管领:欲其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

[书法]指法

[书法]指法:指执笔时手指的作用和相互间配合的关系。指主执笔,腕主运笔,二者配合恰当,方能合理用笔。一般指法有:“二指法”、“三指法”、“四指争力法”、“五字执笔法”、“七字法”、“拨镫法”等。然亦有主张指除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