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昫

    王仁昫 : 中国唐代音韵学家,字德温,唐中宗时人。曾作过衢州信安县尉,所著《刊谬补缺切韵》,是隋代陆法言《切韵》的一个现存的影响最大的增订本。大概写成于唐中宗神龙二年 (706)。《刊谬补缺切韵·序》小注里说:"刊谬者,谓刊正谬误;补缺者,谓加字及训。"说他补正《切韵》的缺失有10多处。最重要的是增补了"广"和"严"两个韵,其余或是归并应该归并而《切韵》没有归并的小韵,或是纠正个别注释的不当。依照敦煌本、宋濂跋本计算,增加的字大概有5000多个。《切韵》原来没有义训的,王书都作了增补,还增加了一些又音。体例也略有改变,敦煌残卷《切韵》(S2683)是每一纽第一字下先出训释,后出反切,再记一纽字数;故宫本是先出反切,后出训释,再记字数。例如 S2683号韵书残卷"绾乌板反",王书是"绾乌板反"。这样更便于按字音检索。

为您推荐

《五方元音》

《五方元音》 : 明末清初北方官话民间韵书。 樊腾凤著。 樊腾凤(1601~1664),尧山(今河北隆尧县)人。书成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到康熙三年(1664)之间。   本书深受"五音十二律"学说影响,不过只在讲理论和某些分类..

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 : 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这是从清末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国内和国际上最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   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

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 :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语言和文字的有计划发展,又称"语文规划"。狭义只指文字的有计划发展。这种有计划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所以又称"语文现代化"。由于条件和要求不同,文字改革有各种..

维尔纳,K.

王念孙(1744~1832)

王念孙(1744~1832) :   中国清代音韵学家、训诂学家、校勘学家。江苏高邮县人。字怀祖,号石臞。生于乾隆九年,卒于道光十二年。幼从父安国读书,稍长,从休宁戴震学。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为庶吉士,改工部都水司主..

《吴下方言考》

《吴下方言考》 : 清代记录、考证吴方言词汇的著作。胡文英(生卒年月不详)撰,刊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北京中国书店影印。   这本书搜集、考证常州、无锡、苏州一带的方言词语 993条,按所属平水韵韵部分12卷编排..

文字

文字 : 语言的书写符号,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约定俗成的视觉信号系统。这些符号要能灵活地书写由声音构成的语言,使信息送到远方,传到后代。   文字的先驱  文字起源于图画。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