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T 280039—2011)》 :
2011年10月31日,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标准主要起草人:厉兵、史定国、苏培成、李乐毅、万锦堃。该标准规定了使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人名(包括汉语人名和少数民族语人名)的规则。为了满足应用需要,提出了一些特殊场合中国人名拼写的变通处理办法。该标准适用于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及其他方面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
197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提出了若干拼写原则。国家标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其规则详尽,适用于中国人名拼写的各种情况。该标准规则有:汉语人名拼写规则,分为正式的汉语人名拼写规则,及非正式的汉语人名,如笔名、字(号)、艺名、法名、代称等的拼写规则;少数民族语人名拼写规则;汉语人名的缩写规则;人名拼写使用大写字母的规则;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的省略规则;使用连字符“-”的规则;大写字母Ü可用YU代替的规则。
规则要点如下:
①正式的汉语人名,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例如:
LuóChángpéi 罗常培 Sīmǎ Xiàngrú 司马相如
由双姓组合的姓氏,双姓中间加连接号,每个姓氏开头字母大写。例如:
Zhèng-Lǐ Shūfāng 郑李淑芳
②少数民族语人名,按照民族语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音译转写法可以参照《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音译转写法》执行。在一定的场合,可以在少数民族语人名译音转写原文后备注音译汉字及汉字的拼音;也可以先用或仅用音译汉字及汉字的拼音。例如:
Ngapoi Ngawang Jigme (阿沛·阿旺晋美,pèiwàngjìnměi)
③汉语人名的缩写,姓全写,首字母大写或每个字母大写;名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后面加小圆点;声调符号可以省略。例如:
Lǐ Xiǎolóng 缩写为:Li X.L. 或 LI X.L. 李小龙
④人名拼写用于中文信息处理索引,姓的字母可都大写,声调符号可以省略。例如:
Wáng Jiànguó 拼写为:WANG Jianguo 王建国
⑤公民护照上的人名,姓和名的所有字母全部大写;双姓之间可以不加连接号;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可以省略。例如:
Zhōu Jiànjūn 拼写为:ZHOU JIANJUN 周建军
Zào-Lǐ Shūgāng 拼写为:ZHAOLI SHUGANG 赵李书刚
Wú Xīng’ēn 拼写为:WU XINGEN 吴兴恩
⑥在必要场合(如公民护照、对外文件和书刊等),大写字母Ü可用YU代替。例如:
Lǚ Hépíng 拼写为:LYU HEPING 吕和平
⑦非正式汉语人名,例如:笔名、字(或号)、艺名、法名、代称、技术名、帝王名号等的拼写规则如下:
a.按照正式人名的方式拼写。例如:
Lǔ Xùn 鲁迅(笔名) Cáo Xuěqín 曹雪芹(“雪芹”为号)
Wáng Tiěrén 王铁人(代称) Qín Shǐhuáng 秦始皇(帝王名号)
b.三音节以内不能分出姓和名的非正式汉语人名,连写,开头字母大写。例如:
Kǒngzǐ 孔子(专称) Mèngchángjūn 孟尝君(专称)
Liúshāhé 流沙河(笔名) Hóngxiànnǚ 红线女(艺名)
c.四音节以上不能分出姓和名的非正式汉语人名,按语义结构或语音节律分写,各分开部分开头字母大写。例如:
Dōngguō Xiānsheng 东郭先生(代称)
Liǔquán Jūshì 柳泉居士(雅号,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