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常用词典》 :
《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封面主编为李行健。台湾版于2012年8月13日在台北正式发布,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出版。大陆版于2012年9月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共收字6400多个,收词近35 000多条,全书约280万字;台湾版共收字5700多个,收词27 000多条,全书约250万字。收词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的常用词语为主,同时适当收录一些双方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词语,反映两岸语用异同,以方便两岸交流和一般民众使用,并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帮助。
词典以描写性、通用性、实用性为编写原则,以收录两岸通行的常用字、词和固定短语为主,酌收两岸现行字形、音读和词义不同的条目,以求同存异、异中求通方式,使两岸交流中语言能畅通无障碍。另收释一部分两岸各自特有的词汇,以便相互沟通。
词典主要收录以下五类词语:①两岸共同常用的词语。在词典中居多数。②同中有异(即双方均使用,但两岸意义上或用法上有部分差异)的词语。在词典中有一定比例。例如:菜单、半晌、水文。③同实异名的词语。例如:一次性筷子/免洗筷(斜线前为大陆用语,后为台湾用语,下同),方便面/速食面,软件/软体。④同名异实的词语。例如,土豆:马铃薯/花生,窝心:郁闷/开心,脱产:脱离生产/转移出脱财产。⑤属于一方特有的词语。例如,大陆:离休、绿色食品、个体户;台湾:安公子、博爱座、拜票。除以上五类外,根据语用实际需要,可由双方在此基础上适当增补条目,经会商后予以收释。
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在汉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的形、音、义差异,尤以科技词语为多。两岸合编词典对消除差异、促进两岸常用字词使用的统一,方便两岸同胞沟通和语文应用,进一步推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