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枝诚记

    时枝诚记 :   日本语言学家。1900年12月6日生于东京,卒于1967年10月27日。192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43年获博士学位。
  时枝在日语语法研究方面独创一格,提出了"语言过程学说"。他把语言看成是人的心理现象,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或理解。思想的表达过程和理解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时枝的主要著作有《国语学史》(1940)、《国语学原论》(1941)、《国语学原论续篇》(1955)、《日本文法·口语篇》(1950)、《日本文法·文言篇》(1954)、《文章研究序说》(1960)、《现代国语学》(1956)、《国语问题与国语教育》(1949)等。
  时枝语法学说的特点是从"语言过程学说"出发,建立自己的独特的语法体系。他重视语言主体的作用,提出了"词"(独立词)和"辞"(附属词)的区分。"词"是被表达的事物或事项的客体概念的表现,是与主体相对立的,"辞"则是主体即说话人对被表达事项所持立场的直接表现。"词"和"辞"像套匣似地结合起来构成"句":一个"句" 包容另一个"句",最后那个大"句"便构成句子。例如"梅の花が咲ぃた"(梅花开了)这个句子,可用图来表示:时枝把词、句子和文章都当作语法研究的对象,认为这三者都是思想的表达,各自成为一个统一体。这个"语言过程学说"和基于这个学说的"词"与"辞"的区分、套匣式构造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扩大了语言研究的领域,推动了日语语法学的发展,在日本语法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为您推荐

声训

声训 : 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诂方式。也称音训。声训起源很早。如《易经》:"乾,健也"。"坤,顺也"。"夬,决也"。"坎,陷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

舌头音

舌头音 : 见等韵。 ..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 在中国,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文,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中国的民族分布、民族关系的特点以及少..

《十韵汇编》

声学语音学

声学语音学 : 用声学的方法研究分析语音的学科。它与言语声学(speech acoustics)相通,但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偏于语言学范围,后者偏于物理学范围;由于它们除本学科的基础外还需具备另一方的知识,所应用的理论..

神珙

神珙 : 中国唐代和尚,大概是唐宪宗元和(806~820)以后的人。南宋张麟之《韵镜》之序说:"有沙门神珙,号知音韵,尝著《切韵图》载《玉篇》末。"今存《玉篇》后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相传为神珙所作。神珙说的纽,指..

商承祚(1902~  )

商承祚(1902~  ) :   中国古文字学家。字锡永,号契斋,广东番禺人。1921年起,以罗振玉为师,研习甲骨文、金文,后一度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研究生。1925年,任东南大学讲师。1927年,任中山大学教授。30年代在北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