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语

    京语 : 中国京族的语言。系属未定。与越南语(也称京语)基本相同。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沿海地区。使用人口9000余(1982)。由于有相当一部分京族与汉族杂居,已有一半多的人改用当地的汉语粤方言。京语有28个声母,其中有4个是由于吸收粤方言借词而产生的。有带喉塞的浊塞音妱b、妱d,有几个唇化的舌根音。大部分元音有长短对立。有6个辅音韵尾:-m、-n、-嬜、-p、-t、-k,由11个元音音位或元音与元音或辅音韵尾构成103个韵母。有5个舒声调:33、22、214、45、11,原有2个促声调:45、22,由于粤方言借词的影响,新增一个促声调33。语音有简化的趋势。如越南语的t和堭、th和s、z和怱;中国境内的京语已分别读作t、th、j;此外,比越南语少-怱、-慩两个韵尾;原来的第3调(相当于越南语的"问声")与第4调(相当于越南语的"跌声")合并为一个调。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动词带宾语和补语时,语序是动词-宾语-补语;量词可以单独用在名词的前面;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量词之外,修饰语居后。有大量的汉语借词,早期汉语借词有两种读音,新借词通过汉语粤方言借入。

为您推荐

假借字

假借字 :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象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 : 调查研究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的著作。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1960年7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960年起,在汉语方言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市)的工作重点转入总结方言普..

《金文丛考》

《金文丛考》 : 铜器铭文研究著作。郭沫若于1932年著,与《两周金文辞大系》为姊妹篇。内容包括《金文丛考》8篇,《金文馀释》释字16篇,《新出四器铭考释》4篇,《金文韵读补遗》共40器。其中"丛考"部分论金文中..

《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

《金文编》

《金文编》 : 金文字汇,容庚编著。容庚早年研习《说文解字》,1913年,读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等书,立志补辑。1917年,拟定《殷周秦汉文字》编撰计划,《金文编》为其一部分。1922年到天津,以《金文编》稿本向罗振玉..

《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合集》 : 殷墟甲骨的大型汇编。由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组编纂。编辑工作从1960年正式开始。图版共13册,1979年10月起由中华书局出版,到1983年1月全..

简体

简体 : 指由楷体字简化的汉字字体。汉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繁复以趋于简约,这是总的一种趋势。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简体是正楷书的简化。楷书的减笔字在南北朝时期(4~6世纪)已经出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