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释义

    原型释义 :

把释义对象放在一个概念范畴中,与这个范畴中最典型的个体——原型进行比较,通过阐明它与原型异同的特征达到释义目的。释义对象的意义可用“‘原型’+/-‘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来表述。原型是一个认知概念,即一个社会团体中成员的意识或心理图像所反映的一类物质或事物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成员,没有特别的区别特征。原型理论的实质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类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的其他个体特征。一个语词所包含的这些特征越多,它就越接近其概念范畴的原型,反之就是非原型成员。对于一个词的多个义项,都可以运用原型理论找出中心义项、次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及其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呈现出梯度。如“窗口”依次有“①人们在墙等处造出的,用来通气、透光、看东西的框型空间。②窗口跟前(站在窗口远望)。③用作售票、挂号、传达的窗口。④比喻可以观察事物全局的有代表性的局部地方(如:特区是中国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⑤指计算机的文档窗口、对话框等应用程序”5个义项。义项①和②之间的共同义素有5个;②和③之间的共同义素有2个;义项③④⑤之间的共同义素只有1个。

从原型语义学的角度来讲,原型特征主要包括认知模型(即事物和事件可被感知的性能特征)和命题模型(即非直观但是可以通过现象分析、推理、抽象或经验总结得出的意义特征)。有些语词的所指既包括认知特征,又有命题模型。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注重直觉和经验的特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原型理论既可以用来揭示和描述一个概念范畴与属于这类范畴的成员或实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概念范畴的各种特征或所指内容之间的关系。如国外有些词典中对植物类“母体”及“籽实”义项排列的“子母模型”,它们不是遵照植物生长的时间序列,而是遵照大多数人的认知序列:大多数人较早认识或只认识植物的果实,较晚或根本不认识结果实的植物;所以先解释果实,后解释植物本身。这种排列顺序,便于读者从“凸显”认知“隐晦”,从熟悉认知陌生,从已知认知未知。

为您推荐

原型(模特儿)

原型(模特儿) : 指小说作品描绘形象时所主要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例如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木木》中的哑奴加拉新,就是以作者的母亲(庄园主)的看门哑奴安德烈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而刻划出来..

孙悟空原型为哈奴曼说

孙悟空原型为哈奴曼说 : 关于孙悟空的模特儿,又有哈奴曼说。胡适《西游记考证》指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神猴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哈奴曼是猴子国的大将,有绝大神通,能在空中飞行,他一跳就..

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 : 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最初流行的称谓是“神话批评”,泛指那种从早期的宗教现象(包括仪式、神话、图腾崇拜等)入手探索和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批评、..

原型

原型、模特儿

原型、模特儿:原型,指文艺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作者只有熟悉原型,对原型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才能塑造好典型形象。模特儿,原是英语model的音译,本义为模型的意思,属艺术名词,指绘画、雕塑时作..

原型(语言)

原型(语言):典型的基本模式。原是心理学概念。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某一具体事物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原型,并用这个原型去和以后见到的同类或异类事物比较,从而充实或修改已经形成的概念。社会语言学用原..

指物释义

指物释义 : 指物释义的重点不是揭示被释义词所蕴含的本质或主要语义特征,而是指出非语言世界中的相关实例,用其易感知的相关属性来揭示被释义词的指称内容。 在词典编纂中,当遇到那些指称物为人熟悉,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