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应《一切经音义》

    玄应《一切经音义》 :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称本书为《大唐众经音义》。该书终南太一山释氏(按即唐释道宣)序和道宣《大唐内典录》使用这个书名。《一切经音义》是由唐代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所改。释玄应事迹见于《大唐内典录》卷五及智昇《开元释教录》卷八。

玄应之前北齐沙门释道慧曾撰《一切经音》,但是此书有很多缺陷,《内典录》说它“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搜访多惑”。《释教录》说它“依字直反,曾无追顾。致失教义,实迷匡俗”。玄应《一切经音义》惩前人之失,在体例和注音释义上有很多发明和改进。在体例上,此书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仿,罗列众经,择取其中难读难懂的字词,广引群籍进行注释训解。在注释上,形音义三者兼顾。梵语名号也一律注明音读,解说所译文字。此书注释了四百六十多部佛典中八千多条词语,为阅读理解佛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被时人誉为“真可谓文字之鸿图,言音之龟镜者也”。所引古书,除经传注释以外,以古字书训诂书为多。除尚存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广雅》《释名》《玉篇》等书,其他如《仓颉篇》《三仓》《通俗文》《古今字诂》《埤仓》《声类》《韵集》《字林》《字书》等早已亡佚。清代学者从中辑录出多种佚文训释,对研究古代训诂极为有用。书中的直音、反切和梵汉对音是研究汉语中古音韵的重要材料,其所载的俗字和方俗词语是汉字学、词汇学和方言学的宝贵资料,也越来越为现代学者所重视。

玄应《一切经音义》成书后存于释藏,亦有传抄本、刻本流行,敦煌文献中也存有其写本残卷。其版本大致可分为两大系列:一为高丽藏、赵城金藏及慧琳《一切经音义》转录部分等, 以高丽藏本为代表;一为碛砂藏、永乐南藏、宛委别藏本、海山仙馆丛书本等, 以碛砂藏本为代表。现在可以见到的版本,除了各种大藏经本外,有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南宋苏州陈湖延圣院碛砂藏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等。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时仪校注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其中包括了玄应《一切经音义》。

玄应《一切经音义》书影

为您推荐

音义书

音义书 : 专指解释字的读音和意义的书。古人为通读某一部书而摘举其中的单字或单词而注出其读音和字义,这是中国古书中特有的一种体制。根据记载,汉魏之际就有了这种书。魏孙炎曾作《尔雅音义》是其例,自晋宋以..

《一切经音义》(玄应)

《一切经音义》(玄应) : 解释佛经字义的书。唐代大慈恩寺翻经沙门释玄应撰,凡25卷。《唐书·艺文志》著录,称《众经音义》,当为原来名称。考大藏经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和本书道宣(终南太一山释氏)序都标题为《..

《一切经音义》(慧琳)

《一切经音义》(慧琳) : 解释佛经字义的书。唐代翻经沙门释慧琳撰。唐贞观间玄应曾撰《众经音义》25卷(后来也称为《一切经音义》)。慧琳这部书所注的是贞观以后新翻译的经论和玄应没有注过的一些书,凡 100卷,始..

《续一切经音义》

《新译华严经音义》

《新译华严经音义》 : 解释《华严经》中文字音义的书,一般略称《华严经音义》。唐代释慧苑作。此书见于智昇《开元释教录》,《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开元释教录》说:"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