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编纂

    词典编纂 :

词条的编写主要体现在编纂工作流程中:①词典编写素材的准备,包括语料的收集、语料筛选、语料标注、语料库建设;②体例设计,包括总体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中观结构和索引结构的设计,以及释义、配例和附加信息的格式和注释原则方法;③编写样稿,按设计体例试编一定数量的词条,经专家审查、用户试用,然后根据审查和使用反馈意见修改样稿;④分头编纂,包括按词目顺序分配、按词类范畴分配、按主题范畴分配或按概念范畴分类等;⑤编写稿审校,包括初稿N次修改、初稿审定、主编统稿、主编终审;⑥出版编辑,包括三审三校、交付排版、排版校对(N次)、清样校订、核红定稿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出版社都用上了计算机辅助编纂和数字出版系统,这些软件有明确、固定的编写格式和处理程序,编纂和编辑人员通常按软件系统规定的程序操作,即可实现编写、编辑和出版导出一体化。但不管怎样,在词典编纂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写稿、校稿、审稿,还是编辑加工,都应该具有全书一盘棋的观念,以保证词典体例的统一。

为您推荐

中国书籍编纂史稿

中国书籍编纂史稿:书名。韩仲民着。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系该社《出版知识丛书》之一。韩氏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该书以源远流长的中国书史为背景,侧重于编纂角度,将文献资料研究同出土文物考察结合起来,但“大部..

引得编纂处➀

引得编纂处:全称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成立于1930年秋,由*洪业主持。1942年工作一度中断,1945年秋恢复,至1951年春关闭。该处编制古籍索引,总称为“引得”丛刊,共出版64种,分为“引得”和“引得特刊”两种,各自连续..

历史编纂学

历史编纂学: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它以史着的体例、笔法及编撰史着的方法、技巧、步骤为研究重点。所谓史着的体例是指史体、史例。史体即史着的体裁、表现形式如编年体、纪传体、章节体之类。史例是指史着..

编纂大纲(语言)

词典编纂法(语言)

词典编纂法(语言):研究各类辞书编纂原则和方法的科学。内容包括:确定编纂方针,明确读者对象,规定辞书的性质、规模和用途,制定总体结构和条目结构,制定选词的范围和原则,规定编写的原则和体例,规定排检法和索引法,选定插图和附..

《档案文献编纂学》

《档案文献编纂学》:曹喜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版。38.9万字。由导论和14章组成。第一章为档案文献编纂学史略。第二章概述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内容、意义、性质和基本原则。第三至十章分别论述编纂题目的..

明代辞书编纂(语言)

明代辞书编纂(语言):一般认为明代为辞书的进化时期。梅膺祚作《字汇》,廖文英作《正字通》,两书以笔画多寡为依据来排部首,较《说文》以来诸书易检,因而影响很大。方以智作《通雅》,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着重解释唐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