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

    学术英语 :

学术英语的概念于1974年首次出现,次年伯明翰大学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中留学生的语言问题”的会议论文集采用“学术英语”作为标题,之后这一概念开始广泛应用。学术英语可细分为通用性学术英语和专业性学术英语两类。前者强调通用的学术规范和相应的英语知识技能(如用英语听讲座、做笔记、参加讨论、进行陈述、查找文献、阅读文章、撰写论文等),后者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的语言学习,包括词汇、语法、语篇、体裁等内容。

在英、美等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大学均开设通用性学术英语课程,其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主要是帮助外国留学生听懂英文授课、用英文参与课堂讨论、阅读英文教材及其他材料、用英文撰写课程论文等。在以英语为二语或外语的国家,高校一般在低年级阶段开设通用性学术英语课程,而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少量和专业或行业相关的“专业性学术英语”课程。学生学习学术英语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专业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学术英语能力(如阅读英文的专业文献、撰写英文期刊论文等),同时也能为将来去英语国家留学深造做好语言准备。

为您推荐

《罗音室学术论著》

《罗音室学术论著》 : 现代吴世昌著。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浙江海宁人。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193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奖学金,1935年获硕士学位。1948年1月至英国,任教于牛津大学。1962年归..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 作者现代刘锡诚(1935~ ),山东昌乐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新华通讯社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